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课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结课的价值不言而喻,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对不同课型的结课设计过程中仍存在着结课意识薄弱、结课素养不足等问题,且目前关于小学数学课型的结课设计研究严重缺乏。小学数学各个课型结课设计最终呈现的的样态如何以及如何分课型设计小学数学结课环节,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本研究针对目前小学数学不同课型结课设计中的问题,以提出各个课型的结课设计策略为研究目标。此次研究以艾宾浩斯遗忘理论和近因效应为理论基础,艾宾浩斯指出遗忘是在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了,近因效应也能够说明课堂结尾环节呈现的材料更容易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在一节课结束之际,对当堂课所学进行简单地回顾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在针对不同课型进行总结,也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本研究主要采取了如下步骤:第一,从静态层面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型结课设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第二,从动态层面展示了小学数学各个课型最终呈现的设计样态,动静方面共同构成小学数学课型结课设计的应然状态;第三,以重庆市T小学为例,通过对小学数学不同课型的结课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描述其实然状态并深入分析其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较强的策略和建议。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发现与观点如下:第一,研究发现,当前一线教师在对不同课型的结课设计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概念课的结课内容上忽略概念内涵,概念图运用不当;命题课结课内容集中在公式、定理的简单记忆上,忽略了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前提条件等;解题课的结课设计忽略了对解题步骤的归纳梳理,结课环节流于形式;复习课的结课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表格、图示的使用,分析比较的结课方法使用不当等。第二,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型结课设计出现问题主要有两大原因:主观上教师结课意识淡薄以及结课素养不足;客观上评价制度的制约以及教师时间紧、任务重等。第三,针对教师在课型结课设计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不同课型设计的应对策略:概念课结课设计有“多角度内涵深化策略”、“多关联体系形成策略”、“多向度学法总结策略”;命题课结课可以通过“过程、方法凸显策略”以及“条件、特例强化策略”来进行设计;解题课结课设计策略有“题型解法深化策略”和“教学过程优化策略”;复习课也有三大结课策略:“意识习惯转变策略”、“表格、图示比较策略”以及“结课主体转变策略”。最后本研究还提出了具体可以提升教师课型结课设计水平三点建议:1.专家引领,促进教师课型结课设计水平的发展。2.名师示范,提升教师课型结课设计水平。3.自我反思,总结各个课型结课设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