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现状与困境研究 ——以SX社工“我们在一起”项目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要求降低生育率,提出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子女。但社会风险因素的增加使得各种意外出现,许多家庭因此失去独生子女,成为失独家庭。因此,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经济、心理、家庭功能、养老等方面,失独家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社工机构来说,失独家庭是亟需帮扶的服务对象。近年来,失独家庭群体的社会关注度逐渐提高,而社工作为一支专业的队伍,也肩负起对失独家庭进行帮扶的责任。当前社工对失独家庭的帮扶主要建立在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基础上。由于社工对失独家庭群体的服务经验较少,并属于服务的初步探索阶段,因此社工在运用专业方法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相应地面临一些困境。本文立足于优势视角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视角,探索并评估当前社工对失独家庭已经开展的服务现状,包括开展服务的内容与取得的成效、社工在帮扶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从而进行经验的总结与延伸,探究针对失独家庭的服务,社工及机构该如何更好地运营、开展帮扶工作并提供更有效的本土化与多样化的服务的模式。本研究选取JN市SX社工机构的失独家庭项目为个案,运用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访谈,了解“我们在一起”项目的基本情况、开展服务的形式、现状以及服务的效果。以此来回应研究的主题并获得相应的结论。通过研究了解到社工通过专业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对失独家庭提供的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加强了对失独家庭心理慰藉与情感关怀;在确保对当前失独家庭的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了对服务人群的辐射范围;促进了失独家庭社会再融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了失独家庭群体的社会关注度。在取得成效的同时,社工及机构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在社工服务层面:社工对政策的了解与推动有限;社工无法回应到服务对象的所有要求;社工较难对失独家庭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结案时间难以确定。在社工机构层面:机构缺乏独立性;对失独家庭的督导经验不足。在政策支持力度层面:政府对失独家庭项目资金投入不够;项目具有不连续性,存在中断的风险。通过对上述困境的思考,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应在服务开展前确定服务目标;扩大对失独家庭服务内容的全面性;提升社工的心理辅导技巧;搭建电子信息互通平台,使得失独家庭能够及时掌握政策的动向。对于机构而言:应积极拓展资金渠道,提高机构独立性;建立专业的督导体系。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大对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好项目周期计划。该研究在社工对失独家庭服务的开展现状、困境的回应与今后的开展方向提供了理论与思路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7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一篇关于《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文章,强调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不同学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以及审美素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日益增高,为响应国家的战略同时满足在市场化竞争下企业的发展需求,许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从事经济活动。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外活动,能使中国企业快速获取发达国家企业先进、成熟的技术、知识、管理等资源,缩短发展路径,加快发展速度,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青睐。从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来看,一方面,随着海外活动的开展与公司结构的复杂化,目前对公司治理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新的课程资源观正逐步确立起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凭借生活性、地方性、实践性等特点成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功能,推进乡土地理教育的发展,论文以具体的地区——新县为例,以初中地理教学为载体,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新县地区具体情况的
存量优化的时代背景使提升空间品质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既有居住地段是与人们生活最直接相关的存量资源,西安市历经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留有大量的既有居住地段。快节奏生活使人们越来越注重日常的休闲活动来缓解压力,而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往往建设年代久远,休闲活动空间大都按照传统居住区设计理念进行均质化配置。随着时代发展,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低品质建设现状与居民多元异质化活动需求之间的矛
2015年《立法法》进行了修改,这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立法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同时对自治州立法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立法法》修改以后,自治州与设区的市一样拥有了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自治州拥有双重立法权:自治立法权与一般地方立法权。这一改变对于自治州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因为自治州在立法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制定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法律规定,促进
我国目前传统的养老模式中存在着“医”和“养”分离的问题,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养老机构内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设备,老年人无法得到专业的照顾,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当前,失能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护理,主要是由相关的医疗机构承担,这大大的增加了医疗机构的压力,导致“押床”现象普遍,同时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养老负担。因此,推进养老服务领域“医”和“养”的结
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
肖像画是油画技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油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油画肖像艺术不但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艺术家们情感表达的一种体现。在以往的创作与研究中,对肖像画的创作与研究主要以写实性与再现性来表现,因而忽略了对表现性的研究。但是,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从古到今,可以发现表现性其实是与美术的发展相始相终的。本文主要从表现性风格的艺术语言角度出发,对油画肖像创作进行研究,通过对绘画风格的
教育部于2018年4月13日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中指出到202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上实现“两高”,即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在此背景下包含了教师信息素养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衡量中小学教师能否胜任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考核指标。本研究目的是在“教育信息化2.0”大背景下,以《中
在深入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发展的动态性和差异性,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并促进他们的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完善人格品质,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关于“边缘生”群体的理论研究,对“边缘生”的概念做出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