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现象的调查研究 ——以Q市S小学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z_david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发展的动态性和差异性,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并促进他们的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完善人格品质,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关于“边缘生”群体的理论研究,对“边缘生”的概念做出界定,并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然后选取Q市S小学作为研究样本,对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当前该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问题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同伴群体的忽略、家长在家庭支持方面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问题愈发严重,且“边缘生”的形成是各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致使其转化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对二至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身心发展特点,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划分,并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选定个案研究对象,对“边缘生”的生成分别从教学因素、同伴群体、家庭支持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边缘生”生成的相关因素分别从数学课堂教学、同伴群体、家庭和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提出转化建议,力图为小学数学课堂中“边缘生”的转化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论文对小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成因的分析以及转化建议的提出是以全纳教育思想和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的,通过借助这些理论去丰富对于“边缘生”的现实研究。通过研究,以期明确“边缘生”的特征。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的转化路径,引起我们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反思,使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边缘化”现象能够得到缓解,积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乡村社会处于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村规民约是实现“三治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在乡村治理中村规民约作为一种规范村民行为和引导村民价值观念的非正式制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也是确保乡村“治理有效”,实现乡村善治的助推器。本论文以制度理论、善治和乡村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将
2019年5月7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一篇关于《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文章,强调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不同学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以及审美素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日益增高,为响应国家的战略同时满足在市场化竞争下企业的发展需求,许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从事经济活动。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外活动,能使中国企业快速获取发达国家企业先进、成熟的技术、知识、管理等资源,缩短发展路径,加快发展速度,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青睐。从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来看,一方面,随着海外活动的开展与公司结构的复杂化,目前对公司治理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新的课程资源观正逐步确立起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凭借生活性、地方性、实践性等特点成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功能,推进乡土地理教育的发展,论文以具体的地区——新县为例,以初中地理教学为载体,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新县地区具体情况的
存量优化的时代背景使提升空间品质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既有居住地段是与人们生活最直接相关的存量资源,西安市历经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留有大量的既有居住地段。快节奏生活使人们越来越注重日常的休闲活动来缓解压力,而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往往建设年代久远,休闲活动空间大都按照传统居住区设计理念进行均质化配置。随着时代发展,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低品质建设现状与居民多元异质化活动需求之间的矛
2015年《立法法》进行了修改,这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立法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同时对自治州立法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立法法》修改以后,自治州与设区的市一样拥有了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自治州拥有双重立法权:自治立法权与一般地方立法权。这一改变对于自治州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因为自治州在立法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制定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法律规定,促进
我国目前传统的养老模式中存在着“医”和“养”分离的问题,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养老机构内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设备,老年人无法得到专业的照顾,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当前,失能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护理,主要是由相关的医疗机构承担,这大大的增加了医疗机构的压力,导致“押床”现象普遍,同时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养老负担。因此,推进养老服务领域“医”和“养”的结
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
肖像画是油画技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油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油画肖像艺术不但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艺术家们情感表达的一种体现。在以往的创作与研究中,对肖像画的创作与研究主要以写实性与再现性来表现,因而忽略了对表现性的研究。但是,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从古到今,可以发现表现性其实是与美术的发展相始相终的。本文主要从表现性风格的艺术语言角度出发,对油画肖像创作进行研究,通过对绘画风格的
教育部于2018年4月13日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中指出到202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上实现“两高”,即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在此背景下包含了教师信息素养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衡量中小学教师能否胜任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考核指标。本研究目的是在“教育信息化2.0”大背景下,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