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弃能特性与储能-制氢系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82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受制于清洁能源发电特性对电网的稳定性冲击、清洁能源大力开发与电网建设脱节等现状,我国清洁能源的并网与消纳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基于我国清洁能源的开发特点,针对库容较小、无调节能力的水电站以及不具备水光互补条件、无外接电源的大规模单体光伏电站,提出储能互补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将当地无法消纳的电能远距离输出,或利用制氢系统实现弃能向氢能的转化,为解决水电站和光伏电站的电能并网与消纳难题提供了新的路线。基于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弃水弃光的特性分析,分别开展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弃能利用的储能系统与制氢系统优化研究,以及对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储能-制氢系统优化运行及功率预测误差进行研究,对解决我国清洁能源弃能问题,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深化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从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新能源大跨越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针对我国水电站、光伏电站“弃水弃光”的严重现状,提出了水电站弃电计算方法以及基于光伏出力特征的远距离输电模式,以四川省沙坪二级水电站、青海省黄河上游百兆瓦光伏实证基地为例,对水电站和光伏电站的弃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沙坪二级水电站受固定负荷指令,且库容较小,无调节能力,导致水电站机组在汛期内不能满发,年弃电总量为1.77亿k Wh;“多段线”输电模式下,随着送出段数的增加,光伏电站的并网电量增加,弃电量减小:―七段线‖输电模式下,百兆瓦光伏实证基地年并网电量为1.70亿k Wh,较“三段线”输电模式提高了17.27%,较五段线并网模式提高了2.54%。(2)为有效解决水电、光伏电站规模化建设带来的电能并网与消纳难题,提出储能互补水电站和光伏电站运行来实现电能的远距离输送,开展水电站和光伏电弃能利用的储能系统优化研究。按照“多段线”远距离输电模式,分别构建了弃水弃光储能系统的日内运行优化模型,根据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全年内每天的实际出力,得到弃水弃光储能系统在不同储能容量配置下的年、日运行优化结果。基于充放电次数及充放电深度对储能电池寿命的影响,构建了储能电池容量衰减模型。考虑储能电池的寿命和储能电池成本的变化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以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指标为评价指标,实现对弃水弃光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优化。研究表明:随着储能容量的增加,系统年弃电量逐渐减小,当配置30MWh容量的储能电池时,百兆瓦光伏实证基地年弃电率仅为3.42%,沙坪二级水电站年新增输电电量为1.26亿k Wh,年弃电利用率为71.18%;据弃水弃光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按照当前1600元/k Wh的锂电池单价,沙坪二级水电站、百兆瓦光伏实证基地最佳储能容量分别为1MWh和5MWh,度电成本分别为0.12元/k Wh和0.35元/k Wh。(3)为了满足未来纯绿色能源发展需求,基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发展缓慢的现状,提出通过制氢系统将水电站和光伏电站无法送出的电能转化为高效清洁的能源载体氢,开展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弃能利用的制氢系统优化研究。基于弃水弃光特性,分气态、液态两种储运方式,对弃水弃光制氢系统电能分配及运行控制进行研究。以系统全生命周期净现值最大为优化目标,分别构建弃水弃光制氢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从并网模式、氢气储运方式、氢气运输距离三方面讨论对制氢系统的影响,从电能利用率、初始投资、全生命周期净现值三个方面对弃水弃光的储能系统与制氢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液氢储运更适合氢气的远距离运输,当运输距离小于500km时,气氢储运方式最优,运输距离大于500km时,液氢储运方式最优;最优运行方案下,弃水制氢系统的年产氢量为2.09×10~7Nm~3,弃电利用率为70.54%,全生命周期净现值为1.99亿元;光氢系统年并网电量为1.66亿k Wh,年产氢量为7.01×10~6Nm~3,电能年利用率91.77%,全生命周期净现值为1.23亿元。(4)综合考虑电能利用率与弃水弃光储能-制氢系统的经济性,开展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储能-制氢系统优化运行及功率预测误差影响研究。根据水电站是否具备远距离输电的条件以及光伏电能的不同消纳方式,分别提出水电站和光伏电站的不同运行模式。基于不同运行模式,构建了弃水弃光的储能-制氢多目标优化运行模型。综合考虑季节类型、天气模式和气象因素对光伏发电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相似日聚类和气象因子赋权方法的Elman神经网络光功率预测模型,并考虑功率预测误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从而提高储能-制氢系统的可控性,实现系统经济效益最优。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容量配置下,水电站的最佳运行模式需要依据水电站是否具备远距离输电条件、储能电池带来的收益增量与储能电池的自身损耗的大小关系而定;在任何天气类型下,储能互补光伏电站同时实现电能的远距离输出与向氢能的转化为光伏储能-制氢系统的最佳运行方案;光功率预测模型可以提高不同天气模式下光伏功率的预测精度,在历史数据充足的情况下,光伏电站日发电量预测误差小于1%;考虑预测不确定性,日发电量预测误差小于1%时,系统日并网电量、日产氢量、综合效益指标的区间大约在±10%左右。
其他文献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是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两大重要任务,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借助《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修订版)》(ECERS-R)对晋中市15所普惠性幼儿园的30个班级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普惠性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处于合格水平,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差异显著,城市幼儿园得分整体高于农村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保教质量不均衡,教育质量提升关键在
德州黑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龙山文化时期,至汉代衰落,又于20世纪80年代重现风采。德州黑陶烧制技艺已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在实地考察山东省德州市梁子黑陶博物馆、梁子黑陶产业园和其他黑陶厂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颜色、造型、纹样、制作工艺4个方面入手,分析德州黑陶包含德州人民的审美观念、人文风尚、性格特征等情况。
<正>江苏省无锡市张绿枝名师工作室在组织建设中,从问题出发寻求突破,紧紧围绕“骨干培养、教育研究、资源共享、发挥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内涵建设,结合区域“新理念、新方法、新能力、新素养、新形象”的“五新教师”培养目标,通过“基础培训促进业务能力达标,搭建平台畅通专业发展”,探索出了工作室建设的崭新路径,优化和创新教师培养策略和路径,使工作室成为无锡市新吴区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摇篮、教育研究的基地、资源共
期刊
阅读素养是指向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笔者基于学生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探寻全科阅读实践策略。通过构建“全科阅读”特色课程、生态评价体系、学习范式,打开师生的阅读通道,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为全科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若■表示二项式系数,第l个Lucas数是Ll,其中l是非负整数;对任意正整数n和非负整数k,数列■和■的卷积为■.论文利用初等数论方法证明了p=4时等式■成立.
<正>南京市红梅幼儿园创建于1977年,隶属秦淮区教育局。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现有翁家营园和宏光路园两个园区。园内环境优美,各类专用活动室和现代化的办园设施,为幼儿生活学习提供了高质量的物质保障。幼儿园有一支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团队,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德育青年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等不断涌现,一支爱事业、精专业、年轻化的教师队伍正在不断成长壮大。
期刊
<正>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互融互通”的幼小衔接活动。“互融互通”强调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双向融合,将幼儿园学习方式融入小学,将小学教育要点融入幼儿园,让幼儿的学习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力求推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互融互通”既是幼小科学衔接的实施方法,也是衔接目标。
期刊
伴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与防控的常态化,国际数字服务贸易交易量则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当前中国数字服务贸易便利化主要障碍因素在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子交易监管、跨境支付体系联通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短板,以及数字服务贸易经营方式限制、国际合作障碍等。推进中国与全球其他国家数字服务贸易更顺畅、稳健发展,要完善从基础设施、监管、支付到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贸易发展措施,并着力促进国家地区间协作,
<正>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几篇课文,从节日、发明、建筑、艺术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审美体验,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现美、创造美的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