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表面阻燃改性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材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存在可燃、易吸湿变形、易腐朽等与生俱来的缺陷,直接使用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木制品的需求。对木材进行表面改性,实现木材的高效利用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采用紫外光(UV)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巯基-烯点击(thiol-ene)反应、硼酸自聚偶联反应及吡啶季铵盐偶联反应、层层自组装(LBL)等化学改性方法,在木材表面构筑阻燃、疏水等功能层,重点揭示不同的改性方法和体系在木材表面构建阻燃层阻燃木材的作用机理。主要开展的研究如下:(1)受贻贝黏附行为的启发,以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含磷阻燃剂(DAPB)及丙烯酰胺(AAm)为反应单体,采用UV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在木材表面制备了无卤、阻燃及附着力好的大豆油基涂层。结果表明在所有涂层配方中,当含磷量为3%时,木材样品(P-3)的氧指数(LOI)值达到最大,为27.3%,且能通过UL 94 V-0级测试。用百格刀测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木材与涂层间的附着力及氢键结合能,结果表明经底漆处理的木材与涂层间的附着力可达4B级,相对应的氢键结合能的绝对值最大为64.32kcal?mol-1。通过TG、TGA-FTIR及SEM测试表明涂层中的膨胀型阻燃(IFR)体系对木材样品的阻燃作用主要通过三种反应机理结合,包括清除燃烧时产生的自由基来中断燃烧过程,在气相中释放不可燃性气体来稀释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在凝聚相形成含磷焦炭层作为氧气、传热及传质的物理屏障。(2)以烯丙基功能化的磷腈(HABP)、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TMMP)及1H、1H、2H、2H-全氟癸硫醇(PFDT)为原料,在无光引发剂的条件下,通过UV引发的巯基-烯反应在木材表面制备了一种透明的功能涂层,并探究了涂层配方中的PFDT含量对木材阻燃及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涂层树脂中PFDT含量的增加,涂层的阻燃及疏水性能均得到了提高,木材样品W-F-30可以通过UL-94 V-0测试,特别是浸水24 h后仍保持良好的阻燃耐久性。样品W-F-30与水的接触角为129.36°,表面能的极性部分(γSp)为0.02 m N·m-1。通过TG、TGA-FTIR及SEM-EDS研究发现涂层对木材的阻燃作用是通过在凝聚相形成含磷碳的膨胀型热稳定炭层及在气相中释放出大量的CO2等不可燃气体来实现的。(3)以三聚氯氰、吡啶-4-硼酸及硝酸锌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和自组装策略在木材结构中合成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Zn-PAF-50),有效地实现了对木材的防火防腐。结果表明Zn-PAF-50的加入能使木材在热解中的活化能降低26.3%,改性后的Zn-PAF-50-木材样品能够通过UL 94 V-0测试并表现出很好的自熄灭性能。Zn-PAF-50-木材样品在800℃时残炭率为36.5%,比纯木材提高了112.2%。TG测试结果表明Zn-PAF-50添加剂能在木材基体之前降解,具有隔热、耗氧、消耗自由基、释放难燃性气体和催化成炭的效果,在气相和凝聚相阻燃中均起着关键作用。耐腐实验表明,经褐腐菌和白腐菌腐朽后的Zn-PAF-50-木材样品,质量损失率均小于0.5%,吸水率变化均为0.8%左右,表现出良好的耐腐性和尺寸稳定性。(4)以壳聚糖(CH)、聚乙烯亚胺(PEI)、聚磷酸铵(APP)、海藻酸钠(SA)及Si O2纳米颗粒为主要原料,采用LBL技术在木材表面制备了阻燃和超疏水涂层。SEM-EDS结果表明LBL-15木材样品表面的涂层厚度约为12μm,木材样品的增重率(WGR)随组装层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加。LBL-15木材样品的LOI为60.5%,比纯木材增加了167.7%,且能达到UL 94 V-0级。LBL-15木材样品表面与水接触角为168°,具有超疏水性。高速视频图像显示,下落的水滴能够从LBL-15木材表面反弹。同时该超疏水表面具有自洁能力强、分离效率高、耐磨性能好、抗湿性能强及耐酸耐碱等特点,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变应性鼻结膜炎(ARC)是累及鼻和眼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导致鼻黏膜和眼结膜联合过敏反应,其发病率在我国大中城市日益升高。空气污染被认为是过敏性及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的诱发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针对ARC患者的人群研究及对流行病学关联背后的潜在生物学机制认识十分有限。本研究结合群体和个体研究,首先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在群体角度探讨空气污染暴露对变应性鼻炎就诊率风险的影响,识别重要污染物和时间窗口。在此背景下
第一部分基于临床和MRI特征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和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和MRI特征对急性期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的早期诊断,并与急性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VE)进行鉴别诊断的研究。材料与方法:(1)收集2012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神经内科确诊
雄性哺乳动物生殖能力的实现依赖于在睾丸曲细精管中持续进行且稳定的精子发生,支持细胞作为曲细精管中唯一的体细胞,直接参与调节精子发生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发育。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支持细胞自噬在维持支持细胞功能和保障精液品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氧化应激诱导的精子发生障碍中,支持细胞常被认为是氧化损伤的靶细胞。与此同时,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在精子发生和支持
近年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材料构件的服役环境越来越苛刻、复杂。例如:飞行器的热防护材料需要耐受1800℃以上的高温环境,特种橡胶材料在高载荷冲击振动环境下会发生200%以上的非线性超弹性大变形。特殊复杂的服役环境,对材料构件的变形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应变片为代表的常规接触式应变测量方法,无法耐受1200℃以上的高温环境,而高温引伸杆等接触式测量方法,对高温夹具的要求高,且无法获得全场变形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教师开展信息化学科教学的知识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后疫情时期,“HPM初中数学教师网络研修班”面向全国招募数学教师,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在一年时间里,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数学教师围绕16个初中单一课例与2个单元课例主题,开展“信息化数学文化课例研究”网络研修。本研究围绕“文献综述与实践预研
研究河流中鱼类早期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文因子的关系,对评估鱼类的繁殖动态和资源补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西江大藤峡大坝截流的调节作用和鱼类繁殖生态调度的开展,在明确截流引起的鱼类繁殖响应、评价调度措施的效果和指导鱼类资源的保护等现实需求的驱动下,本研究以大藤峡大坝上游西江来宾段(红水河末段和柳江末段)为研究区域,以鱼类早期资源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红水河河口和柳江石龙镇设置两个采样断面,于2019-20
研究目的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二大致死肿瘤,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其中的90%。HCC是一种病情复杂的高异质性肿瘤,临床症状和分期相似的病人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度大相径庭。近年来随着靶向药和免疫疗法的涌出,多种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但是肝癌的治疗有效率远低于其他肿瘤。同时,由于肝癌的早期隐匿性强、诊断难度大等原因,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失去
传统的陆稻品种多数表现出胚乳发育不良致使籽粒充实不饱满的表型。胚乳是种子储存能量和营养的主要组织,胚乳灌浆的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合成的单糖或者低聚糖转运到胚乳,合成淀粉并积累的过程。目前关于调控胚乳发育的基因和QTLs(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已经报道了很多,主要分为糖转运相关途径的基因、淀粉合成相关途径的基因和其他类型基因,但是对于陆稻胚乳发育不良的机制的研究却很少。为了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偏集权式领导风格已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以提倡“参与组织目标设置,提升员工自我管理和领导能力”的授权型领导风格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早期研究表明,授权型领导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领导方式,能够增加员工承诺、内在动机、增加创造力等。然而,最新研究发现,授权型领导并不总具有积极性,也会给下属带来消极影响,如增加工作压力、引发
草原是地球上面积第二大的绿色覆被层,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作为中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育生态服务功能与支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了实现保护草原生态的目标,制定实施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补助奖励、京津冀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工程。随着政策的实施与完善,人、草、畜为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草原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