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兴起的《诗经》评点本以文学阐释为主要特点,是《诗经》研究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批评现象。《诗经》评点的方式和内容从多种视角对诗歌进行赏析,其中对“兴”这一表现手法也有不少精到的论述。明清时期的《诗经》评点本对“兴”的阐发包括内涵、作用及艺术效果等方面,这对于“兴”义、《诗经》以及诗歌理论研究的完善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明清两代选取有代表性的评点本,主要从评点家的诗学思想出发分析评“兴”的文学价值。论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兴”的起源以及先秦以来历代对《诗经》“兴”的研究概况。简要论述先秦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兴”的研究的主要特点。最后在梳理概括的基础上作总结,肯定“兴”研究的价值并指出明前“兴”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明代《诗经》评点本评“兴”的概况。简要论述了晚明评点发生的背景因素。选取了明代三部具有代表性的《诗经》评点本展开论述:明代孙鑛的《批评诗经》、戴君恩的《读风臆评》和陈组绶的《诗经副墨》。总结评点家的诗学思想及文学性的体现,继而分析评“兴”的状况和特点。最后列举明诗话作品对“兴”的赏析与评点类作品作对比,以突显评点本评“兴”的发展特点。第三部分着重于分析清代《诗经》评点本评“兴”的状况。首先归纳清代《诗经》评点得以继续发展的背景因素。选取了清代几部重要的评点本,以牛运震的《诗志》、陈继揆的《读风臆补》、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及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为代表进行论述。着重于对《诗经》评点本的诗学思想的阐发以及评“兴”的艺术特色的体现。在清诗话的分析与评点本的对比中,总结《诗经》评点本评“兴”的特点。第四部分着重总结了明清时期《诗经》评点中“兴”的研究的文学地位。作为明清时期独特的文学批评现象,《诗经》评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扩展“兴”义、深化《诗经》研究以及诗歌理论完善和创作实践的启发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杂糅着经学观念的文学批评形式,《诗经》评点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局限性:经学说《诗》思想的残余影响着评点的发展;评点家以自身的诗学思想说《诗》也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成见;“兴”作为文学批评的元素之一,并不是所有《诗经》评点本的着重点,因此会存在评“兴”的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