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衰减器及小型化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无线设备的广泛应用,相同频带内频谱占用复杂,设备间电磁干扰日趋严重。在工业应用、野外电磁监测和高压电气控制等复杂电磁环境监测中,系统需具备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电磁环境或因设备数目多存在邻频干扰或同频干扰,或因某些发射设备功率大存在强电磁信号噪声,或因设备天线暴露环境中而极易受到电磁干扰。造成的影响包括设备过载、频谱阻塞以及目标信号丢失等情况。因此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监测平台下设备间电磁兼容的问题,需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本文为提升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电磁兼容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技术的探索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衰减器,工作频段为1-4GHz,能够承载40d Bm的大功率信号,具备自动与手动两种工作模式,自动模式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大小,稳定控制0d Bm~30d Bm范围内的信号衰减至-10d Bm以下,手动模式能实现衰减量自定义调节,可调衰减量范围为0~41.5d B,衰减精度为±1d B以内。本文主要工作有:首先分析了自适应衰减器的研究背景,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构建了自适应衰减器的方案,给出了设计的技术路线,分析了系统功能及指标需求,介绍了主要器件的功能及指标,并完成元器件选型。采用微波开关、固定衰减器和数控衰减器等电路模块,组合实现了大动态范围的衰减量,同时对数控衰减器模块增加保护。通过对输入输出信号取样检波,利用宽带数字控制衰减可变技术,完成了控制流程设计,使衰减系统根据信号大小自适应处理,准确控制衰减器的衰减量。通过控制和校准,实现了上位机软件的准确显示,使衰减器工作状态可视化。为缩小模块尺寸进行了小型化设计,重点利用微带电路的多节耦合线结构完成定向耦合器的仿真设计,再利用锯齿状结构增加耦合器的方向性,该耦合器在1-4GHz内耦合度为20d B,方向性大于10d B;同时基于SS114数控衰减器芯片、ADRF5132微波开关芯片、AD8318功率检波器芯片和HMC658LP2E固定衰减器芯片等IC芯片完成微波电路单板PCB设计,尺寸为11cm×9.5cm,尺寸占比比原来减少了86.1%。对利用电路模块设计的自适应衰减器及利用IC芯片小型化后的衰减器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功能要求、最大可承载功率、衰减量范围、衰减精度、响应时间、驻波比等,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两种自适应衰减器均达到设计预期。
其他文献
水稻(Oryzasativa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近半数人口的主粮。水稻的根系发育、株型及其对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是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决定因素。根系是作物固着和水分、养分吸收的重要器官;作物株型如水稻的株高、分蘖和叶片角度等则分别是决定其抗倒伏能力和光合作用效率的关键性状。另一方面,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导致大幅减产。此外,作物的抗病性与其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已有报道显示通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先民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水土利用模式,也是研究里下河文明的活化石。这种集经济与生态价值为一体的传统农业系统,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满足了百姓生活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由此衍生和创造了当地独特的文明。本文研究以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及其构成为出发点。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农业生产系统的要素和模式,及独具特色的生活与文化系统三个方面论述兴化垛田
目的:对基于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平台构建的MultipSeq?AI-Y-STR-Multi试剂盒进行法医学验证,评估其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构建具有更高系统效能的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 chromosome short tandem repeat,Y-STR)检测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方法:根据中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染色体遗传标记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UAV)、自动驾驶、机器人和AR/VR等新兴产物的不断涌现,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也逐渐步入大众视野,成为无人系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特征点的视觉SLAM系统应用广泛,但是在弱纹理和高速运动场景下,特征缺失和图像模糊现象会导致系统的定位误差增大,基于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大规模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逐渐演进为B5G/6G的潜在技术,实现B5G/6G更高容量增益的希望依然寄托于空间维度。然而,Massive MIMO系统在实际工程部署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多,基站配备大量射频链路会带来高额的能耗及费用,这使得系统在满足前所未有的数据速率需求的同时面临着节能传输的挑战。其次,在一些基站物理尺寸(受风面)受限制的场景中,天线阵列部署朝着紧凑化趋势发展,此时
雷达目标识别技术能够获取远程空中飞机目标的属性、类别甚至型号信息,为我军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场态势、夺取制空权提供了重要支撑。传统雷达目标识别技术在识别机型时依据模板库,通过模板匹配等方法完成识别任务。然而,由于目标的非合作性以及各种新型军机的出现,在实际中难以建立完备的模板库,这严重限制了传统识别技术的应用。相比之下,结合目标先验知识,从雷达回波中反演飞机旋翼参数的方法可不依赖模板库实现型号识别,并
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APD)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激光测距和量子成像等领域中。其中Ge/Si APD由于具有Ge的工作波段在800nm-1550nm范围内、Si主要是电子倍增且易与CMOS工艺集成、Ge材料便宜等优点而受到许多科研人员的青睐。然而,Ge和Si之间的界面态严重影响了器件的性能。并且,台面型Ge/Si APD中,较大的侧壁表面积导致了较大的侧壁泄漏电
图像风格迁移是将一张图像的风格变换到一张自然图像上,使自然图像在保留原始内容的同时又具有独特的风格。传统的风格迁移算法通过人工分析图像风格,设计特定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图像的风格迁移。其缺点是只能提取图像的底层特征,并且仅能模拟特定的风格。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实时的,任意风格的图像风格转换。但是,经过风格迁移后生成的风格化图像存在边缘变形,视觉效果差等图像质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但在全民族共同奋战下,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也处于稳步复苏阶段,但居民收入及居民消费水平仍受疫情影响并未恢复至疫情前状态。财商素质培养已是未来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各国对其的重视度不断加大,我国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提升。财商提升应首先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摆脱谈"钱"过于物质化、功利化的传统观
由于目标距离成像远,目标在图像中的灰度值较低、所占像素数少,无纹理、形状等信息,而且复杂地面背景中的背景辐射干扰和杂波干扰多,导致复杂地面背景中红外弱小目标难以检测,虚警率较高,是目前弱小目标检测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从复杂地面背景图像特点分析、复杂背景抑制方法和多帧信息关联提升目标检测性能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复杂地面背景中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本文首先对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