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建筑定点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违法用地、违章建筑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违法的“早发现、早查处”至关重要。针对以往人工巡查效率低、摄像头监控智能化程度低的现实问题,本文致力于研究违章建筑物自动识别中的监控点图像快速获取、违章建筑变化检测、车辆虚警过滤等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字塔L-K光流法的定点监控虚拟预置位设置方法。针对相机所带预置位不足的问题,首先对视频前后两帧图像进行灰度转化和中值滤波去除噪声点,使用基于金字塔的Lucas-Kanade光流算法计算前一帧图像强角点的光流,通过计算仿射变换得到帧间运动矢量,然后对相邻帧间运动矢量积分,得到每一帧图像总的运动矢量,最后采用二分查找提取出运动矢量与虚拟预置位运动矢量最接近的那一帧,即为所需的虚拟预置位图像。实验证明虚拟预置位与参考图像的重叠率达95%以上,抗光照和天气变化,完全可以代替实际预置位。(2)研究了一种基于水平集模型的新旧时相监控图像变化检测算法。针对差值法容易丢失有效变化区域信息的问题,首先匹配新旧时相监控图像并利用邻域信息转化成均值灰度图,然后应用对数比法抑制非变化区域信息得到差异图,并对差异图进行归一化处理,针对阈值法变化区域分割结果破碎,虚检像素多的问题,引入水平集模型对差异图分割提取变化区域。本方法在安顺实测数据上平均Kappa系数达到0.83,在刘郢实测数据上平均Kappa系数达到0.81,实验证明,本方法可分割出更连续的变化区域,有效减少伪变化像素点,鲁棒性强。(3)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车辆小目标检测算法。针对车辆干扰违章建筑检测而Faster R-CNN算法小目标车辆漏检率高的问题,使用ML-FPN提取多级多尺度特征金字塔并融合到Faster R-CNN框架中。为了解决ROI和feature map的不匹配问题,使用ROI Align代替ROI Pool。实验表明,车辆的平均检测精度从原来的84.6%提升至94.1%,有效提升了小目标车辆的检测能力。对本文违章建筑自动检测算法进行了集成实验,在安顺地区的最高检测精度达到90.3%,漏检率仅为6.7%;在刘郢地区的最高检测精度达到了93.6%,漏检率仅为7.8%。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针对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文本的情感信息抽取技术逐渐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非交互式的传统用户评论文本开展评价属性(简称“属性”)抽取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针对一种新颖的问答式评论文本开展属性抽取方法研究。该新型问答式评论文本中,答案通常是由随机邀请有过购买行为的用户提供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技术为程序开发提供了便利,为针对复杂问题的成熟解决方案拓展了复用,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和效率的现实有效途径。在应用API进行开发时,梳理可用API的成本较为高昂,通常需要API推荐技术来辅助。而基于上下文的API推荐技术是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历史项目代码和代码上下文匹配来推荐目标API方法,以提高推荐精确性和成功率,以及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传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一种高清晰度的无损检测方式,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检查和工业检测等领域。随着CT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成像过程中一些问题引起了专业人员的注意。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成像仪器的故障、病患的体动等各种原因,CT成像系统的检测设备不能接收到完整的X射线投影,导致常规办法重建的图像被严重的伪影所污染。这个问题被称作缺失角度的锥束计算机断层
随着监控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摄像头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监控视频数据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用户对监控数据存储的需求,但是对于监控环境中逐渐增长的人体异常行为监察需求却无法满足,因此,如何利用视频数据分析监控环境中人体的行为,并建立模型检测人体的异常行为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视频中人体行为的分析通常首先提取人体的行为特征,然后基于人体行为特征对人体的异常行为进行建模分析,
纹理触觉是人与物体接触时,对纹理表面凹凸不平的属性的触觉感受。纹理触觉作为人对客观力触觉刺激的感受,对其感知特性和规律的研究,对于实现具有真实感的力触觉再现和精准遥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往的纹理触觉感知特性的研究多是选取纹理样本进行主观感知实验,测量在某种纹理物理特征及不同水平下(如纹理高度、空间周期、颗粒度等变化),人主观纹理粗糙感强度的变化规律。而纹理触觉感知是客观刺激与主观感知多输入/多输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死亡率位居各类疾病首位,其中部分心脏疾病与心脏运动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在准确跟踪心脏运动轨迹基础上,能够分析心脏运动功能,诊断心脏疾病。传统的心脏运动跟踪方法速度慢、效果不够突出,不适合临床应用,心脏疾病分类也需要手动提取心脏形态学特征,不便于计算机辅助诊断。近年来,深度学习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心脏运动跟踪和心脏疾病分类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
钛及其合金综合性能良好,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β型钛合金由于兼具低弹高强的特性,近年来受到了诸多的关注。这类钛合金一般是通过向钛合金中添加Nb、Mo、Zr、Ta等β相稳定元素得到的。但是,结构物理量和杨氏模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难以捉摸。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在于找到影响钛合金性质的关键参数,以及了解这些参数如何对合金的弹性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和机器学
图像拼接技术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了,并且也广泛应用到了智能手机拍摄、虚拟现实、航天航空和视频监控等诸多领域当中,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到宽视野、高分辨率和观感相对自然的图像。然而目前的图像拼接技术在应用到不同场景时,图像的特征数目相对较少、特征种类单一,且特征分布存在局限性,同时图像对重叠区域中深度不一致。这些问题导致目前的图像拼接算法对于各类场景下的图像配准效果较差,在重叠区域易出现伪影现象。本文提出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查人体内部脏器的现代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常规检查诊断,尤其是脑疾病的检测和诊断。脑组织的体积变化往往预示着各种疾病,如脑肿瘤,白质脑病,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live pontine cerebellar atrophy,OPCA)等。因此,对脑MRI图像进行精准的自动分割对于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将触觉传感器获取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等和外界交互产生的压力、温度等触觉信息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形成触觉图像。而目前触觉传感阵列是获得这些触觉信息的主要途径。不同于视觉传感单元(如CCD/CMOS),触觉传感阵列的传感单元具有工作原理多样、尺寸大、读取电路复杂而难于集成等特点。为了提高触觉图像的分辨率,本文进行了基于传感阵列的触觉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研究。首先,研究了触觉图像特点;其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