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渗滤过程对地下水中氨氮的调控机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uanhez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各类工农业活动的快速发展,高浓度的氨氮在世界各地地下水中被广泛检出,傍河含水层是地下水氨氮富集带,也是氮循环热区,其中氨氮动态分布机制的复杂性一直是制约流域水体氮污染防控的瓶颈。河岸渗滤过程(RBF)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能动态且强烈的调控傍河含水层环境,已有研究多关注RBF的净化功能,但愈多的报道显示,经其输入的外源物也会诱发一系列的有机质降解和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渗滤水中富集有害组分,并对地下水产生持续的污染威胁。近年来傍河含水层中高含量的氨氮(NH4-N)被普遍发现,表明其中一定发生了某些诱使氨氮富集的作用,然而,目前人们对于河岸渗滤对傍河含水层中氨氮富集的影响效应和机理尚缺乏清楚的认识。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区内地表水(河、湖、塘)与地下水之间水力联系密切,加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显著影响了河流与傍河含水层之间的水流场形态及水文交换过程,进而控制地下水中氨氮的赋存及归趋。研究发现,区内高氨氮地下水普遍发育,且在傍河含水层区域尤为突出,因此,江汉平原是研究河岸渗滤过程控制下地下水中氨氮时空变化与迁移富集机制的典型区。鉴于以上背景,本文围绕“河岸渗滤过程如何影响地下水中氨氮的时空变化与迁移富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江汉平原为典型研究区,综合运用现场调查、水文-生物地球化学监测和室内培养实验技术,查明河岸渗滤过程控制下傍河含水层地下水中氨氮热点分布及其主控因素,识别含水介质中氮埋藏特征及氨氮原位释放潜力,揭示地下水中氨氮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室内渗滤模拟实验深入探究河岸渗滤对傍河含水层中氨氮迁移富集的影响效应和机理,进而为水体氨氮污染防控提供重要指示。获取的主要认识如下:1.基于水体氨氮含量、水化学、水氢氧同位素及水位动态监测数据,表征了区内典型河岸渗滤过程,识别了傍河含水层地下水中氨氮热点分布及主控因素,并提出其成因概念模型。区内河水位在丰水期时普遍高于傍河含水层地下水位,指示此时为河水补给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即“GW Recharge”水流模式;傍河含水层δ18O和溶解氧(DO)值的分布受相邻河水严格控制,进一步表明强烈天然RBF过程的存在。区内河水NH4-N含量较低(均值为1.13 mg/L),而傍河含水层地下水NH4-N含量普遍较高(均值为3.92 mg/L),其垂向上随深度逐渐增大,在20~30 m深度处达到最高;地下水氨氮热点分布呈高度空间异质性,散布于汉江、东荆河和通顺河不同河段,NH4-N平均含量达6.11 mg/L。基于NH4-N含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分析揭示地下水氨氮热点中高NH4-N主要为地质成因(天然有机质-NOM矿化),且受富有机质环境和局部强还原条件的共同控制;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识别溶解性有机质(DOC)是控制地下水氨氮热点分布的最主要因素(重要性比重达58.50%)。研究区含水介质中广泛存在的粘土矿物使浅层矿化所产生的NH4-N不能轻易且大量的输入含水层,即“NH4-N浅层输入”假说并不成立;而外源物通过调控含水层微环境促使NH4-N的原位富集(“NH4-N原位释放”假说)才是导致区内地下水氨氮热点形成的主要机制,普遍存在的“天然RBF过程”是其关键外部驱动力。2.基于含水介质的岩性(粒度)特征、矿物组成、可交换态氮含量及相应地球化学指标,结合连续淹水条件下氮矿化培养实验,识别了RBF控制下含水介质中氮埋藏特征,并量化了不同含水介质的氮矿化能力及氨氮原位释放潜力。典型试验场含水介质中可交换态氨氮(EX-NH4-N)含量总体上较低(0.89~22.05 mg/kg),仅在粘土矿物含量低的细粒沉积层中出现极高值点,而埋藏氮主要以有机氮为主(约90%以上),含量变化范围为176.44~1517.48 mg/kg,足量的埋藏有机氮暗示了其可作为地下环境潜在的“氮源”;含水介质中EX-NH4-N含量与总有机碳(TOC)和总有机氮(TON)含量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含水介质中EX-NH4-N含量主要受埋藏有机质的控制。不同含水介质呈各异的氮矿化特征,其皆能在氮矿化培养实验中释放大量矿质氮(以NH4-N为主),累积释放含量达17.38~59.79 mg/kg,通顺河试验场-毛嘴断面含水介质的易矿化有机氮(N0)显著高于深江断面含水介质,指示其具有巨大的氮矿化能力;毛嘴断面典型单元体经埋藏有机氮矿化产生的NH4-N最多能使约2220 t的地下水NH4-N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0.5 mg/L),表明不同含水介质原位释放的NH4-N是区内地下水中NH4-N富集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3.基于对地表及地下水水位、氨氮含量及相应水化学指标的连续监测,结合室内含水介质培养批实验,识别了典型试验场水流模式及地下水氨氮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揭示了控制地下水氨氮季节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典型试验场地下水δ15N-NH4值主体介于+2~+4‰之间,且NH4-N含量与地下水中有机质组分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地下水NH4-N主要来源于氮矿化过程且受多组分有机质的共同调控。地表水-地下水的水位及水化监测显示试验场存在不同的水流模式,相对于“GW Discharge”模式(DO:0.26~3.38 mg/L;DOC:2.10~6.56mg/L),“GW Recharge”模式时地下水中DO(0.26~4.98 mg/L)和DOC(0.76~18.85mg/L)浓度整体上更高,指示此时外源有机碳和氧气的输入;地下水NH4-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水流模式对应良好,即高含量的NH4-N(高达5.88 mg/L)对应了“GW Recharge”模式,而低含量的NH4-N(低至0.05 mg/L)对应了“GW Discharge”模式。培养批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含水介质都具有潜在的“供NH4-N”能力,添加葡萄糖实验组(0.63~2.90 mg/L)释放的NH4-N含量比未添加葡萄糖实验组(0.01~0.24 mg/L)高出10倍以上,表明只有在外源有机碳(葡萄糖)输入的情况下,含水介质才能经高强度的氮矿化过程大量释放NH4-N;而好氧培养条件(DO输入)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氮矿化过程并导致NH4-N的快速富集。河岸渗滤过程决定了外源有机碳(碳源)和氧气的是否输入,进而调控地下水中NH4-N的季节性变化,即:(1)当处于“GW Recharge”水流模式时,地表水作为补给源携带外源有机碳(碳源)和氧气进入地下水环境,增强氮矿化过程并促进NH4-N的释放,此时地下水中NH4-N含量上升;(2)而当处于“GW Discharge”水流模式时,外源有机碳(碳源)和氧气的供给通道关闭,氮矿化过程被限制,此时地下水中NH4-N含量下降。4.基于室内土柱实验模拟河岸渗滤过程,通过控制渗滤液类型(氨氮、电子受体和有机碳)及浓度,定量分析了变环境条件下“水-含水介质”中氨氮的迁移转化过程,并探究了河岸渗滤对地下水中氨氮迁移富集的影响效应和机理。在通入超纯水作为渗滤液时,各取水口先后检出一定浓度NH4-N(达0.32~1.39mg/L),结合此时环境中的高Eh及低NO3-N,指示氮矿化过程是渗滤模拟柱中NH4-N富集的主要控制过程,其在氧化条件下强度更大;在通入NH4-N作为渗滤液时,各取水口检出的NH4-N浓度皆低于渗滤液初始值并伴随着高浓度的NO3-N被检出,而含水介质中EX-NH4-N含量却显著升高,指示渗滤液所带入的高NH4-N会在渗滤柱内被消耗且很难到达含水层,强烈的“离子吸附交换”及动态平衡的“硝化-反硝化”过程是渗滤模拟柱中NH4-N衰减的主要控制过程。在通入电子受体(NO3-和SO42-)作为渗滤液时,各取样口皆检出高浓度NH4-N(达0.62~2.87mg/L),表明输入的外源电子受体会在不同含水介质中发生相应的还原反应,促使作为电子供体的易反应NOM加速降解,从而导致NH4-N快速释放进入孔隙水,该过程受到了p H和含水介质易反应NOM储量的共同控制;在通入有机碳(葡萄糖、富里酸和腐殖酸)作为渗滤液时,各取样口皆更迅速检出高含量的NH4-N(达0.88~2.23 mg/L),尤其在弱透水层及含水层处发生了显著且持续的升高,表明该含水介质中的碳源已不足以支撑NH4-N的大量释放,而外源有机碳的输入会直接刺激与氮矿化相关微生物的快速生长并提高其反应活性,显著提高了其氮矿化强度,导致不同含水介质中富集NH4-N并释放于孔隙水。基于全文的调查、监测及实验结果构建RBF控制下地下水中NH4-N的迁移富集概念模式:研究区虽处于典型农业区,但无论是经“农业”输入或由浅层含水介质(底泥/弱透水层)埋藏有机氮“矿化”而产生的NH4-N皆会被强烈的“离子吸附交换”及动态平衡的“硝化-反硝化”过程持续消耗,对含水层中NH4-N含量的贡献有限;而在河岸渗滤过程控制下,输入的外源物质(DO、电子受体、有机碳)对“含水层原位氮矿化”的增强才是造成区内地下水中NH4-N富集的根本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为:(1)基于江汉平原河岸渗滤过程控制下地下水中氨氮的来源与归趋分析,识别了地下水中地质成因氨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控因素,量化了不同含水介质的氨氮原位释放潜力,将氮矿化研究拓展到含水层;(2)依托室内渗滤模拟实验装置,揭示了天然河岸渗滤输入的电子受体及有机碳能够直接促进含水层中氮矿化过程并加速NOM降解,进而导致氨氮的原位快速释放,明确了关于“内陆低平原区地下水中氨氮富集”的新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以B样条曲面作为主要的造型工具,针对在曲面造型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何连续性问题,研究了在内部单节点和重节点两类情况下邻接B样条曲面间G~1、G~2连续的条件以及用局部格式构造G~1、G~2连续曲面的问题。 本文的主体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邻接内部单节点B样条曲面间G~1连续的条件以及用局部格式构造G~1连续曲面的问题。首先,推广了施锡泉等人提出的“本征方程”条件以及
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人类最终征服许多难治性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如何将目的基因安全、高效、靶向性地导入人体内特定器官、组织,并在靶细胞内表达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我们观察了成纤维细胞在诊断剂量的超声波及联合应用超声造影剂作用下的电镜改变,发现细胞膜表面形成一些可逆性的小孔。说明诊断剂量的超声波联合超声造影剂对细胞的损害作用是轻微的、可逆的。 我们观
本文主要讨论了当数据有舍入误差时对统计推断的影响。由于观测样本具有舍入误差时,传统的(或标准的)统计方法往往失效。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对统计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合理的估计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考察三种经典统计的情形:独立同分布的情形、线性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于独立同分布的情形,给出了四舍五入数据的极大似然估计,并且在密度函数满足一定的光滑条件下,证明了MLE是相合的和渐近正态性。对于线性回归模型
近十几年来,基于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技术的桌面型“类同步辐射”X射线源——Betatron射线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Betatron射线由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中高能电子束横向振荡产生,拥有媲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峰值亮度、微米级源尺寸以及飞秒级的脉冲长度等特点,是一种卓越的紧凑型光源,在高品质成像和飞秒探测相关领域中拥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目前存在两个亟需解决的、大大限制其实际应用的问题——稳定性不够、光子
本文主要研究了平面分片光滑动力系统中连接轨道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分支理论。我们用扩展方程的方法构造并分析了平面分片光滑系统中的连接轨道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误差分析,同时提出了分片光滑系统中同宿轨道的非退化条件,这一条件保证了同宿轨道是扩展方程的正则解。之后,将分片光滑同宿轨道的计算方法应用于一类碰撞振荡系统中,得到了此系统的Melnikov函数的近似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同宿轨道的截断误差对计算Mel
学位
本文主要利用Hamiltonian系统中经典的KAM理论,对非自治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Dirichlet边值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中通过适当的变换u=εv(0<ε<<1),有效地处理了方程中出现的小除数问题,建立了非自治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Hamiltonian函数,给出了该方程的Birkhoff标准形式及相应的Cantor流形定理,较好的解决了非自治
本文利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对七种蛋白体系进行了三维结构预测,分子对接及量子化学计算的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利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茉莉酮酸甲酯的三维结构。在与底物茉莉酮酸甲酯的对接研究中,发现Thr107, Leu214是活性位点中比较重要的氨基酸残基。在与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的对接研究中发现His240, His82在复合物的结合中起重要
学位
抗菌肽属自然免疫的一部分,是生物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阻止微生物入侵。本论文研究一种从中国林蛙皮肤中得到的抗菌肽RTCI。 本研究从中国林蛙皮中纯化得到了一种具有特殊荧光性质的抗菌肽RTCI。 研究了此抗菌肽针对多株吉林省内医院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此抗菌肽对多数实验菌株有很好的抑制/杀伤作用。并利用浓度依赖的杀菌进
学位
核酶(ribozyme or RNAzyme)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单链寡RNA分子,它能通过碱基配对特异性地切割底物RNA。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or DNAzyme)是上世纪90年代通过体外筛选获得的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DNA分子。 我们以β-内酰胺酶mRNA为靶目标,设计并合成了DNAzyme-RNAzyme(DR)基因,将其克隆到pBluescript II
卡介苗热休克蛋白65-MUC1多肽融合蛋白(HSP65-MUC1)是一种治疗肿瘤的重组蛋白疫苗,在进入树突状细胞(DCs)后,经MHCI类途径加工提呈,可激活MUC1特异性CTL去杀伤表达MUC1抗原的肿瘤。 因为卡介苗热休克蛋白65(HSP65)和人体热休克蛋白60(HSP60)存在高度同源性,且人胰岛β细胞高表达HSP60,因此在应用HSP65-MUC1后可能通过分子模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