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氧液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高氧液防治缺血性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1组(C1组,n=6)、对照2组(C2,n=6)及高氧液1组(H1组,n=6)、高氧液2组(H2组,n=6)。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建立兔脊髓腰尾段缺血模型。H1组于缺血前30min持续以5ml·kg-1·h-1恒速耳缘静脉输入高氧液,直到再灌注后30min;H2组于缺血前30min持续以5ml·kg-1·h-1恒速硬膜外腔输入高氧液,直到再灌注后30min;C1组则采用同种方法静脉输入等容量生理盐水;C2组采用同种方法硬膜外输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测定缺血前20min、缺血后10min及再灌注20min后,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再灌注4,8,12,24和4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48h后,处死动物,取缺血脊髓节段制作切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及HSP90的表达。 结果:高氧液能显著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坏死程度和数量,并提高再灌后4,8,12,24和48h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或P<0.01)。实验还表明H1和H2组均能降低血浆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XBZ和 MDA含量,同时增高了血浆6-KCt。-PGFI含量,提高 SOD活性、增加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HSI’90的表达,与*和 CZ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刀5或P<0刀1)。 结论:高氧液对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缺血组织供氧,增高了血浆6-KltOP 含量,保护SOD活性,增加 HSP90表达,降低血浆TXBZ、和 MDA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