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氨醇激酶协同细胞因子调节造血细胞的粘附与迁移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zha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SC)通过复杂分子机制定居于骨髓造血微环境,并进一步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的过程称为造血干细胞的‘归巢’(Homing)。归巢过程包括HSC粘附于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穿过微血管内皮细胞层并与基质细胞结合定居等主要步骤。但是,调节造血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阐明造血细胞归巢的机理在造血发育、造血调控及造血干细胞的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造血细胞的粘附和迁移性能与归巢能力密切相关。骨髓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它们能够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造血细胞的粘附与迁移性能。干细胞因子(SCF)和基质细胞来源因子(SDF-1α)是骨髓微环境中两种重要的细胞因子。本研究观察了SCF对造血细胞粘附的促进作用及SDF-1α诱导脐带血CD34+细胞迁移的作用;证明了细胞内鞘氨醇激酶(SPK)协同SCF和SDF-1α调节造血细胞的粘附和迁移性能;部分阐明了细胞因子活化粘附分子并调节造血细胞粘附与迁移的分子机制。 造血细胞的粘附性能与造血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丰度及激活状态有关。整合素受体VLA-4、VLA-5和纤连蛋白(Fn)的结合是造血细胞选择性归巢于骨髓微环境的中心环节。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脐带血CD34+细胞、Mo7e细胞表达VLA-4、VLA-5等粘附分子及SCF受体c-kit的情况。CD34+细胞和Mo7e细胞高表达VLA-4、VLA-5整合素及SCF受体c-kit,是研究SCF/c-kit信号活化整合素受体机制的理想细胞模型。我们建立了基于LDH含量测定粘附细胞定量方法。SCF明显刺激Mo7e细胞粘附于Fn,并具有量效关系。我们利用抗β1、α4、α5整合素抗体封闭Mo7e细胞VLA-4、VLA-5的结合位点,则明显阻断SCF对Mo7e细胞粘附的促进作用,表明SCF的促粘附作用通过VLA-4、VLA-5介导。SCF和受体c-kit结合可以激活多种信号通路。PI3K信号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wortmannin(WT)明显抑制SCF的促粘附作用,表明PI3K信号参与了SCF对细胞整合素受体的活化。这些结果提示SCF促进造血细胞归巢的可能机制是通过PI3K活化整合素并促进造血细胞粘附于骨髓造血微环境。 趋化因子诱导的细胞迁移在造血细胞归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DF-1α是与造血干细胞归巢密切相关的趋化因子。SDF-1α诱导造血干祖细胞、淋巴细胞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等多种细胞的迁移。部分脐带血CD34+细胞表达SDF一1。受体CXCR4。重组人SDF一la促进脐带血CD34十细胞的迁移并具有量效关系。CD34+细胞是不均一的造血细胞群体,包括早期CFU一mix、CFU一GM、BFU一E等多种集落形成细胞。SDF一la对CFU一GM、BFU一E、CFU一mix等集落形成细胞具有促迁移作用。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抑制剂能够阻断SDF一 IQ对脐带血cD34+细胞的促迁移作用,表明GPCR激活的PI3K信号通路介导SDF一1。的促迁移作用。 细胞内鞘氨醇激酶(SPK)是催化生成1一磷酸鞘氨醇(5 IP)的限速酶。SIP通过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种机制参与细胞性能的调节。细胞内SIP可以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信号转导。分泌到细胞外的SIP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一内皮细胞分化基因(E DG)结合,激活多种信号途径。因此,sPK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信号分子。我们利用Rl’- PCR方法证明了脐带血CD34十细胞等造血细胞表达SPK及SIP受体EDG一l、EDG一3、EDG一5、EDG一6。利用SPK特异性抑制剂DMS处理Mo7e细胞及脐带血CD3旷细胞,然后测定上述造血细胞的粘附性能,发现DMS抑制SCF的促粘附作用。另外,DMS也阻断SDF一IQ对脐带血CD34十细胞的促迁移作用。为确定SPK调节造血细胞粘附和迁移的作用,我们建立了32P一ATP掺入slP测定细胞内sPK酶活性的方法。分别检测了scF刺激后Mo7e细胞、SDF一IQ刺激后Jurkat细胞内SPK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CF和SDF一IQ并不激活造血细胞内SPK。我们构建了表达SPK全长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将SPK基因导入U266细胞系。通过蛋白印迹证明了外源SPK基因在UZ“细胞内的高表达。高表达野生型SPK基因明显增强U266细胞内的酶活性,并促进细胞的粘附和迁移。上述结果表明SPK不直接介导SCF及SDF一1。诱导的造血细胞粘附和迁移,但是,抑制细胞内SPK活性能阻断细胞因子的作用,表明细胞内SPK激活是造血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前提条件。SPK协同细胞因子调节造血细胞的粘附和迁移。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骨髓中分泌的SCF能够通过PI3K促进整合素介导的造血细胞粘附;SDF一IQ促进脐带血造血细胞的迁移;SPK信号协同细胞因子调节造血细胞粘附和迁移性能,在造血干细胞的归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为了解造血细胞归巢的机理和造血干细胞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为从大蒜中萃取大蒜素,大蒜原料经去皮、破碎、冷冻干燥,并采用超临界CO2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大蒜素的萃取率。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大蒜粒度。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大蒜颗粒250μm、萃取压力10 MPa、萃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大蒜素的萃取率为76.45%。
细菌s RNA是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相关的重要调控RNA,例如新陈代谢、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生物膜形成、铁元素调控和毒力调节等。它们主要通过与靶标m RNA或者蛋白质结合发挥功能,因此,系统收集实验证实的细菌s RNA靶标,并开发相应的数据库管理分析系统,不仅可为深入了解s RNA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帮助,也可为开发细菌s RNA靶标预测模型提供支持。目前与细菌s RNA相关的数据
多数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是通过黏膜表面,针对该类病原体发展黏膜免疫疫苗或治疗药物,对于预防或治疗疾病非常理想。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是一类食品级安全GRA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微生物,也是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对人类健康和营养有益处。乳酸杆菌是健康妇女阴道内的正常菌群,能自洁阴道微生态环境,制约其它致病菌定植生长,也是阴道
《阿Q正传》是鲁迅第一部被译为外文的白话小说,"阿Q"形象在海外亦成经典。自1926年美籍华人梁社乾开创英译先河至今,阿Q故事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已近百年,期间共产生6个英译本。以往研究多关注文本层面的分析或某一具体时期译本的生成,鲜见基于译者翻译策略和译本接受进行的整体研究。本文结合史料和相关译本的评论对《阿Q正传》全部英译本进行历时性梳理,分析不同译者译介的目的和特征,揭示该作品从学者书斋走向普通
AKT1即蛋白激酶B是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核心分子,具有调控物质代谢、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迁移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实验室前期利用串联亲和纯化联合质谱技术( TAP-MS ),以AKT1为诱饵从HepG2细胞中纯化鉴定出一批AKT1可能的候选相互作用蛋白质。HEB是鉴定到的AKT1候选相互作用蛋白质之一,属于bHLH转录因子家族,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本论文研究了AKT1与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病率近年来持续增高,可导致多种母婴不良围生期结局。目前,国内外已开展大量妊娠早期预测GDM的研究,以期为GDM的早期诊断和干预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减少GDM母婴的并发症。研究中的主要关注点包括妊娠早期的生化学指标和超声检查指标,前者包括血糖标志物、炎性标记物、胰岛素抵抗标记物、脂肪细胞衍生标志物等,后者则包括孕
c-abl是Abelson小鼠白血病病毒癌基因v-abl在细胞内的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c-Abl属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c-Abl通过与底物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多种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黏附迁移、细胞凋亡、细胞转化、细胞周期以及感染与免疫等过程。c-Abl激酶活性被生长因子(EGF、PDGF)激活并参与调控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DNA合成和相关蛋白因子Cyclin D1、c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已被公认为内分泌治疗的靶标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但临床中出现的术后复发、抗雌激素治疗耐药和乳腺癌转移等让我们意识到癌症的复杂性。进一步发现新的共调节因子,分析和理解其调节作用以及各信号通路之间的交叉反应对揭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发现新的早期诊断指标,开发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大意义。ER有两种亚型E
CD34是一跨膜的唾液粘蛋白分子,在1%-3%的人骨髓细胞表面表达。由于骨髓中的CD34+细胞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造血活力,因此CD34分子一直被认为是造血干细胞的阳性标志。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都是基于对CD34+细胞的富集来筛选造血干细胞的。但是,近年来应用胎羊及免疫缺陷小鼠移植模型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一群不表达各系特异性标志并且也不表达CD34分子的Lin-CD34-细胞移植条件受者后,也能重建受者
人的泛素类似蛋白hPLIC-2是酵母Dsk2和鼠PLICs(proteins link IAP andcytoskeleton,PLICs)的同源类似物,作为蛋白酶体底物载体发挥作用,并可能在蛋白酶体及泛素化的酶系之间建立功能联系。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相互作用研究,表明hPLIC-2可与c-Abl直接相互作用,hPLIC-2C端的UBA是hPLIC-2与c-Abl相互作用的重要结构域。而c-A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