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城市框架的逐步拉大,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到大中型城市,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外来务工子女具体的生活满意度如何呢?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又怎样呢?具体生活满意度是体现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具体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进而提出提升外来务工子女主观幸福感水平的策略,为有效改善和提升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主观幸福感,促使其能够尽快的适应城市的生活,进而为我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5所小学中(4—6年级)223名外来务工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这5所学校中(4—6年级)317名城市户籍学生为对照组,使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感量表进行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调查,使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外来务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市小学4—6年级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城市户籍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呼市小学4-6年级小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学业成绩越高,其主观幸福感就越高。(3)呼和浩特市小学4—6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自我满意度方面高于城市户籍小学生,而在朋友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与城市户籍小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性。(4)呼和浩特市小学4—6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是否住校、是否有固定住房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而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在小饭桌、家庭所在地、校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等变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在此调查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外来务工子女的主观幸福感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呼和浩特市小学4-6年级小学生主观幸福感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呼市小学4-6年级小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学业成绩越高,其主观幸福感就越高。(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主观幸福感低于城市户籍小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在是否住校、是否有固定住房和不同年级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