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短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的基础内容之一,因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无味和教学内容本身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等特点,一直不受学生的欢迎。而以深圳市和广州市等城市为代表的地区将体育加入到初中升学考试的科目中,特别是必考项目为200米短跑,将田径的地位摆在了重要的层面。田径短跑教学的效果成为整个初中体育教学阶段的一面镜子。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能较好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将这一课题研究好,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现在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不仅要求教学目标和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求从内容到方法以及评价等全方位的更新。目标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在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的理论指导下,以观念更新为前提,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达标教学为核心,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手段,以多种教法、学法结合使用为桥梁,在具体的目标控制下进行教学活动,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体系。本研究通过在青岛和深圳两地的中学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在继承和吸收国内外同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目标教学”理论,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知识技能掌握水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较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获取了大量数据,从理论上对目标教学模式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制定原则、教学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证明了目标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可行性。通过教学实验反映出目标教学模式比传统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符合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大推广价值;本模式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更加端正的学习态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目标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目标的挖掘,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良好体育道德的养成;目标教学模式活用了教学中目标的导向作用,指导和支配了整个教学活动,使师生能够凝聚在一起,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的协调发展。目标教学模式以明确的课堂目标为导向,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是体育教学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下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