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建模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建模教学研究、发展学生模型思想的重要性。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综合与实践”等部分均涉及到模型思想和数学建模。但是,很多小学教师并不了解数学建模,使得他们不能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精神,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研究者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研究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部分建议。本文共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第二部分是对数学建模相关概念的理论阐释,主要涉及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建模能力与建模教学四个主要概念。第三部分通过观察并反思济南某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实践,收集该老师的教案以及所教授学生的作业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着建模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方法没有针对性,环节设计单一、陈旧,效果较差等问题,学生建立的模型出现一些错误,影响了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建模能力不高,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部分针对该老师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者自己参考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课后练习,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从建模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环节设计和反馈几方面出发,明确建模教学的目标,精心选取建模教学的内容,理性选择建模教学的方法,科学设计丰富的建模教学的环节,及时对建模教学进行评估,完成了建模教学的新设计,并在济南市某小学三年级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五部分是建模教学的启示。第一,教师要积极渗透建模思想,培养建模意识。包括认真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各种知识两方面。第二,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包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数学化能力,顺利建立模型;提高合情推理能力,灵活调整模型;提高数学模型的求解能力,顺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