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战略管理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s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将中外合作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战略管理理论中的平衡计分卡理论、战略地图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等为分析框架,借助文本分析、比较分析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中外合作大学的战略管理进行专门研究。首先,论文结合中外合作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特性,从运行体制的转变、竞争机制的形成、发展环境的变化这几个维度论述在中外合作大学推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特殊性。接着又从中外合作大学战略背景的分析、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规划的编制、战略的实施、战略的评估及管理这几个方面构建其战略管理的理论分析体系。其次,论文分别从国家和中外合作大学两个方面对中外合作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从宏观战略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在近现代时期主要包括:中外方政府合作举办、中方政府与外国在华企业合作举办、中方政府与外国社团合作举办、中外人士合作举办、中国教会大学与外国髙校合作举办这几种类型。新中国以后,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受时局的影响,经历过短暂的探索阶段;又随着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得以迅速发展。1995年以后,国家相继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也逐步进入发展的高速期。中外合作大学在新时期仍将在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创新以及促进国内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国际化等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微观回应来看,自2004年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始招生,短短十多年之间,其发展态势十分迅猛。截止到目前,我国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大学已有九所。作为促进大陆和国外、中国港澳等地区深入合作的重要支点,这九所中外合作大学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所在地区的国际化程度,助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此外,还尝试探讨中外合作大学所具备的中外优势互补、全球化的大学、创新型的大学等一系列主要特征。再次,论文通过对现有中外合作大学的战略规划文本进行Nvivo分析,勾画出其建设的整体战略思路。新时期我国中外合作大学建设的美好愿景是走向世界,建设的核心要义是提质增效,建设的主要路径是开放、融合、协调、特色、创新的多元化发展。接着又从中外合作大学战略管理的成就、特点、存在的问题这几个维度对其战略管理的整体现状进行呈现。在成就方面,中外合作大学的战略管理以多元化、高质量师资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以卓越学术战略,进而全面服务所在区域;以多方质量评价保证质量,构建良好品牌;把握社会主义办学发展方向,为国家储备国际化人才。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中外合作大学的战略管理表现出采用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同时设置党委以保障其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特点。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在当地条件及发展要素、资源投入及权责利分配、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面临困境。就战略管理而言,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资助投入体制的政策性障碍以及一系列内部症结也亟待进一步明确与解决。然后,论文以中外合作大学N大学为个案,结合其战略发展规划中的愿景、使命、战略目标等开发该校的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共包括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运行流程维度和学习与发展维度四个层面,并设置关键指标和相应目标值。进而以此对N大学的战略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实际分值和目标分值间的差距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再基于这四个层面对该校的发展战略进行解析,依据该校的战略主题及目标,形成的一个系统性的图解,尝试建构一套具体可操作的中外合作大学战略地图。最后,论文提出伴随着我国迈入教育开放发展的新时代,中外合作大学的战略管理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部署,也应该进一步强化发展的均衡性,还要积极鼓励创新,更应进一步加强过程监管。中外合作大学在进行战略定位时,要明确目的、突显优势,识势而变、重视反馈,全体参与、系统管理。因此,依据自身特点及国家需求,应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大学。依据这一战略定位,中外合作大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是努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采取特色立校战略,合作联盟战略,立足本土、区域深度合作战略等一系列举措。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中外合作大学的战略管理除了战略的制定以外,还包括后续的战略实施、评估及调整。在战略实施时,应遵循统筹协调、权宜应变、相对合理的原则。中外合作大学的战略评估可细分为战略分析评估、战略选择评估和战略绩效评估这三种类型。在进行战略调整时,中外合作大学应该做到实时调整、区块调整和柔性调整。
其他文献
<正>围绕“三区一中心”发展定位,近年来南沙外汇管理改革在开放创新、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最优解”,而高水平开放试点的推出将为南沙金融开放创新提供新的助力。广州南沙立足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定位,肩负建设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的历史责任。推动南沙高水平开放,做大做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对于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迸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广东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期刊
目的:通过对新疆农牧区家庭进行现况调查,了解农牧区居民家庭资本现状及健康传播状况的影响因素,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为完善家庭政策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定量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北疆、东疆地区6地区、14个县市、22个乡(镇)的824户家庭主事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Smart PLS3.0结构方程软件、fs QCA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
硅异质结(HIT)/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HIT作为底电池无法承受高温退火,这对钙钛矿顶电池制备有诸多限制。本文采用室温磁控溅射工艺制备TiO2作为电子传输层,由于其为非晶态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加入PCBM作为缓冲层,便于电子由钙钛矿层向TiO2层的快速抽取。钙钛矿层采用两步旋涂法制备,退火温度为100°C,钙钛矿顶电池的制备温度≤100°C,保证了HIT底电池性能。HIT与钙钛
报纸
转化思想既是数学学习思维方法,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合理利用转化思想可以将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教师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用转化思想,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保证教学效果。文章从转化思想的内涵以及转换思想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意义出发,对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用转化思想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它力求解决过去课改中出现的片面追求数量、规模和盲目整合等问题,进而改善学校课程体系碎片化、调控无序化、评价单一化和执行低效化的现象。学校需要"从育人目标出发,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课程载体落实优质教育,以构筑"善美"文化为目标,让学校的每一位孩子构筑人生的七彩梦想,培养孩子成为"德行向善""智臻尚美"的新时代少年。
高校大学生漠视生命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何积极有效采取对策,这是每一所高校都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高校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生命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进一步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并从实际出发,分析阐述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系统化的举措为推进当前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广东省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前列。然而广东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的是区域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这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年广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省内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经济发展差距偏大的格局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增长趋同,这是广东省实现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要面对
学校是课程建设的主阵地,学校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可助推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建设。然而,目前学校课程建设仍存在困境,如核心素养落地难、学习方式选择单一、师生关系中师的缺位及学评关系倒置等。为此,从“深度学习”理论出发,试图解决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低质量困境,发现深度学习理论与高质量学校课程建设存在内在共通逻辑:两者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均以变式内化本质知识,均需教师的在场与引导,均发挥持续性评价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