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高级阶段学生的汉语连词使用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国内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学及教材不分国籍的现状,本文也综合各国学生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够发现中高级阶段各国学生在连词使用上的共同特点和普遍问题。汉语连词数量不多,但功能和用法复杂多样,使用范围广、频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连词所作的研究还很不足,本论文旨在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连词使用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力求对外汉语连词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及参考作用。本论文研究的基础是中高级阶段学生作文语料,基本的方法是搜索用例、数量统计和错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所用语料共计约50万字,对总共94个(对)连词分别进行了词频和错误率的统计,发现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常用连词集中于《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规定的甲级和乙级,到丙级和丁级各连词的使用率都偏低,而错误率则体现出一定的分化现象。综合考虑错误率和使用频率,本论文选取了“不过”、“甚至”、“于是”、“只有……才……”、“不但……而且……”、“并”、“如果……就……”、“而”、“然后”、“不是……而是……”、“和”、“但/但是”、“虽然”、“因为……所以……”、“就”15个连词/关联副词进行重点分析,归纳得出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连词使用方面的特点:单个使用的关联副词如“就”等错误较多,尤其是隐性错误多:成对使用的关联词部分残缺情况常见;近义或形近的连词选择不当。除了这些特征,总体跨类别来看,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连词的偏误现象可归纳为以下这些类型:误用,包括搭配错误、近义误用、形近误用;简化,包括逻辑关系简化和句式简化:多用;缺漏,包括整体漏用和部分残缺。为分析这些偏误的成因,考察了各阶段对外汉语教材连词内容,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同样的连词中高级阶段缺少进一步说明;近义的连词缺少对比说明;意义、用法复杂的关联词语缺少系统性的讲解:连词的练习设计较为单一,缺少综合性练习。同时,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连词时表现出各种回避行为如替换、空缺、迂回等。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就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强调在中高级阶段要进一步系统地讲解和练习连词,还要考虑到连词涉及语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