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自2000年以来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新城疫毒株中选取8株有代表性的毒株,经鸡胚终点稀释法克隆后,利用RT-PCR技术,成功地扩增出了8株NDV分离株F基因1629bp的核苷酸片段。利用DNAStar 6.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进化树的绘制,确定了基因型,并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及相应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中6株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率在97.4%~99.6%之间,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85.8%~89.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这6株分离毒株氨基酸同源率在96.7%~99.3%之间;并且这6株分离毒株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强毒株裂解位点的特点;从进化树上看这6株分离毒株都属于Ⅶ型。另外,2株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率为99.5%;氨基酸同源率是98.7%;并且这2株分离毒株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112G-R-Q-G-R-L117,具有典型的弱毒株裂解位点的特点,和LaSota的核苷酸同源率较高,分别为98.8%和99.2%;这2株分离毒株都属于基因Ⅱ型。在以上生物学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将8株分离株及LaSota、I系、Clone30、F48E9共12株NDV,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交叉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毒株之间存在一定的抗原性差异。综合8株分离株的基因型、生物学特性和交互免疫性,筛选出2株疫苗候选株,为HB38和F1。致病性试验表明,HB38的MDT为45.6h,ICPI为1.94,IVPI为2.98;F1的MDT为55.2h,ICPI为1.96,IVPI为2.79。这些指标都符合强毒株的标准。对HB38和F1应用RT-PCR技术成功地克隆了HN基因,利用DNAStar 6.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进化树的绘制,并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及相应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HB38和Guangxi/2002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氨基酸同源率为99.7%;F1和YN-PA01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氨基酸同源率为98.1%;而HB38、F1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氨基酸的同源率分别为89.7%和88.8%。交叉免疫保护试验表明,HB38和F1对3种不同毒株攻击均可提供较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