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猪源链球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病是各种链球菌引致猪的疫病的总称,引致猪链球菌病的链球菌种型繁多,不同种型之间生物学特性差异显著,不同地区或时间优势种型亦呈动态过程,这给其防治带来了严重困难。本研究针对2009~2014年源自安徽地区临床病例的猪源链球菌,采用PCR方法鉴定猪链球菌,1、2、7、9型猪链球菌及mrp、ef、sly毒力基因;梅里埃VITEK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链球菌中的非猪链球菌;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对优势菌基因分型;K-B纸片扩散法检测优势菌的药物敏感性,旨在了解安徽地区猪源链球菌生物学特性,初步建立安徽地区猪源链球菌PFGE数据库,探讨安徽地区猪源链球菌之间的联系,为安徽地区猪链球菌病致病菌的溯源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安徽地区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结果显示:在196株链球菌中猪链球菌112株,占57.1%,为优势菌,其次为肠球菌40株,占20.4%。在112株猪链球菌中:2型44株,占39.3%,为优势血清型;ef、mrp、sly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39.3%、36.6%、56.3%,ef-/mrp-/sly-(36株、32.1%)为优势毒力基因型,2型猪链球菌ef、mrp、sly毒力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猪链球菌携带率,分别为75.0%、52.3%、88.6%,ef+/mrp+/sly+(19株、43.2%)为其优势毒力基因型;共分为56个PFGE基因型,Ps28(18株,16.1%)和Ps27(14株,12.5%)为优势PFGE基因型,且主要为2型猪链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头孢拉宁敏感率达50.0%以上,对四环素、磺胺甲基异恶唑、链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85.0%以上,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恩诺沙星、替考拉宁耐药趋势明显,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8种以上药物的菌株96株,占85.7%。在40株肠球菌中:以屎肠球菌(21株、52.5%)为主;共分为20个PFGE基因型,其中Pe12(9株,22.5%)和Pe7(7株,17.5%)为优势PFGE基因型,且主要为屎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达72.0%以上,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基异恶唑、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四环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耐药率达85.0%以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8种以上药物的菌株38株,占95.0%。结果表明:安徽地区猪源链球菌种型复杂,猪链球菌为优势菌,2型猪链球菌为优势血清型,ef-/mrp-/sly-为优势毒力基因型。肠球菌已成为安徽地区养猪业重要的致病菌。猪链球菌和肠球菌PFGE基因型呈多态性,PFGE基因型与血清型、毒力基因型不呈现相关性,2型猪链球菌、屎肠球菌分别主要源自两个克隆系、且传播过程存在遗传变异。猪链球菌和肠球菌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谱越来越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旨在揭示雌激素、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前列腺素受体途径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有无协同调控作用。为临床上合理用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Dleuca)是中国特产的珍稀濒危物种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动物。保护大熊猫的核心是保护其遗传多样性。野生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备受关注,而圈养大
体外受精在医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昆白小鼠是我国自行繁殖的近交系小鼠,由于其遗传背景清楚、生殖
痒螨病是由痒螨科痒螨属(Psoroptes)的痒螨寄生于动物皮肤表面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传统分类学根据形态、寄生宿主等特征将痒螨分为兔痒螨(Psoroptes cuniculi)
本实验室采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已经成功获得了共表达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F48E9株F、HN、NP和M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F-HN-NP-M,并证明其感染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葡萄球菌是猪场中主要的致病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基因密切相关。本研究分别以每种细菌特异性毒力基因的高度保守
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可引起猪的以脑炎、心肌炎或心肌周围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研究分析了EMCV中国分离株TJ1对小鼠和哺乳仔猪的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