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研究--以新修订的《法官法》为背景的思考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123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全法官的职业保障制度是本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9年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法官法》的修订。新修订的《法官法》吸收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在总则中增加法官履职保障的内容,并单独设立“法官的职业保障”一章,加大法官保障力度,但是,中国的法官保障仍然任重道远,法条中法官保障的规定有待落实,有关法官的特殊保障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制定规范性文件。
  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概述”,对法官职业保障的概念界定,和法官职业保障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阐述,进而总结出研究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意义,为后文研究的开展作铺垫。第二章“研究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理论逻辑”,对任何制度性问题的研究,都必须有其理论背景,本章试图从法官职业自身的特性出发,并结合最新的司法改革,分析法官职业保障的必要性:指出司法责任制与法官职业保障彼此相辅相成,相互协调;法官等级制的健全与否,对推动法官职业保障尤其经济保障和身份保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员额制的快速推进,使得法官职业保障并没有及时跟进,虽短期有成效,但长期下去势必对整个司法公正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法官职业保障是员额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章“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这一章立足于我国《法官法》的新修订和修订之前的制度对比分析和梳理,进一步对我国新《法官法》中就法官保障的内容进行评析,最后结合实际探讨我国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第四章“国外法官职业保障的制度考察及启示”,本章简要介绍了国外法官职业保障的制度现状,与我国的制度现状作对比,进而总结出可供参考的优秀经验,为后文的制度建议奠定基础。第五章“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建议”,这一章内容,通过结合前四章的理论基础和问题研究成果,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情,坚持党的领导,以宪法为核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提供合理化和可行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核心-边缘”模型框架下,通过假定劳动技能和产业分布在圆周型的产业链上引入劳动技能、产业异质概念,构建了一个“新新经济地理”模型。模型以劳动技能和岗位需求的错配为中介,利用其对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扭曲,研究了产业相似将如何影响集聚。研究表明:(1)两区域产业相似度的提高将刺激产业向其中一方集聚。在劳动技能和产业异质条件下,两区域相同产业的集聚将降低劳动技能错配率,造成相同产业需要更低的贸易自由度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出口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但与此同时也遇见了新难题,一方面全球贸易的低迷与逆全球化的叫嚣尘上为对外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另一方面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度量尚未形成统一指标的情况下,出口二元边际因其能同时把握既有贸易量增长和出口扩张情况的特性,成为了度量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优选指标。学术界普遍认为制度质量
二氧化碳的排放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温室效应问题。多年来,许多国家签署了多项国际协定,承诺削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工具。欧盟、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碳交易市场。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不断完善,为全球二氧化碳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也在探索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设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
我国资本项目的有限开放导致人民币汇率市场存在在岸和离岸两个并行的定价体系,因此产生了定价权归属的问题。从2015年8月11日至今,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汇率改革,中间价定价机制频繁调整,两地汇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汇率定价权归属的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为评估这一系列调整政策对定价权的影响,本文基于标准化处理后的广义脉冲响应结果构建动态溢出指数,从价格传导和风险传染两方面,分析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改革过程
税收事关国计民生,是历代统治者都尤为重视的内容。赋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准确性,事关其他政策的执行表现与执行效果,甚至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权稳定带来重要的影响。历代王朝在初步建立之后,都会考虑对赋税法律制度进行设置,通过积极借鉴与参考前朝的赋税制度经验,除旧革新,实现全新的赋税改革,构建与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水平相适应的赋税法律制度。同时,在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危机或者社会秩序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各朝统
学位
传统商标侵权体系建立在混淆理论基础上,商标权人可禁止他人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防止消费者产生混淆。商标淡化理论则是指驰名商标所有人禁止某些可能损害驰名商标独特性或声誉的商标使用,是针对驰名商标权利扩张性保护的特殊保护制度。驰名商标因其所蕴含的巨大独立的经济价值,其在保护权利免受损害的标准上应高于普通商标。  中国现行商标立法对商标淡化理论中涉及的概念、范围、标准等核
学位
税收协定的诞生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双重征税,以减少跨境服务、交易和投资产生的税收障碍。税收协定本是为了促进跨国交易而产生的国际合作的产物,但是跨国企业通过利用税收协定使用各种手段转移利润造成税基侵蚀的行为却使其成为了纳税人避税的工具。2013年OECD制定专门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的公布于世,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是指跨国公司利用国际税收规则存在的不足,以及各国税制差异和存在的漏洞,
学位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仲裁毫无疑问是国际商事交往中重要的争议解决机制,而仲裁员作为整个仲裁进程的核心人物,其对仲裁的最终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因为仲裁员在仲裁中的巨大作用,仲裁当事各方对仲裁员的期许很高,若仲裁员在仲裁进程中存在可能偏袒一方当事人的情况,往往会造成当事人对仲裁员的异议。这些异议轻则导致仲裁员被申请回避失去资格,造成仲裁参与各方时间成本的浪费;重则导致裁决得不到承认执行或
随着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不断革新,能源监管朝着市场化、制度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能源监管法律制度应当如何回应能源监管变革的方向是能源法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通过能源监管体制中的问题、能源市场监管中的问题、能源环境监管中的问题梳理,分析能源监管法律问题的成因,比较国外能源监管法律制度的形态,探讨我国能源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和完善。  绪论中,介绍了能源监管法律制度探讨的背景,能源监管理念的转变历
学位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一直面临着“执行难”问题的巨大挑战。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7修订)》(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等系列司法解释及规范文件,构建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基本模式。但在当前的失信惩戒实践中,失信惩戒机制呈现出对失信惩戒措施法律性质理解偏颇,执行措施超过应有限度,涉嫌侵犯被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