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核心-边缘”模型框架下,通过假定劳动技能和产业分布在圆周型的产业链上引入劳动技能、产业异质概念,构建了一个“新新经济地理”模型。模型以劳动技能和岗位需求的错配为中介,利用其对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扭曲,研究了产业相似将如何影响集聚。研究表明:(1)两区域产业相似度的提高将刺激产业向其中一方集聚。在劳动技能和产业异质条件下,两区域相同产业的集聚将降低劳动技能错配率,造成相同产业需要更低的贸易自由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核心-边缘”模型框架下,通过假定劳动技能和产业分布在圆周型的产业链上引入劳动技能、产业异质概念,构建了一个“新新经济地理”模型。模型以劳动技能和岗位需求的错配为中介,利用其对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扭曲,研究了产业相似将如何影响集聚。研究表明:(1)两区域产业相似度的提高将刺激产业向其中一方集聚。在劳动技能和产业异质条件下,两区域相同产业的集聚将降低劳动技能错配率,造成相同产业需要更低的贸易自由度就能形成稳定核心边缘结构。故此将加剧区域间的竞争,降低部分保护性产业政策效率,同时影响到产业在区域间的布局。(2)产业相似度只改变相同产业集聚的“持续点”,不决定也不影响产业集聚的具体方向。对于集聚的方向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借助实证检验进行具体分析。
使用全行业数据,在以产业门类作为行业划分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内产业相似度的提升将加剧产业向区域经济中心的集聚,加剧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业产业相似度的提升将对工业集聚造成负向影响,加速工业企业从经济中心向外搬迁,促进新工业中心的形成。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相似与集聚的现状。据此建议:区域在保证产业具有规模效应的条件下尽量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各地区竞争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推进区域内产业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居民消费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除了与中国家庭的储蓄习惯、消费观念等有关外,中国家庭面临信贷约束一直是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国内在缓解家庭信贷约束的政策制定上,更偏向于从供给方入手,如推行小额信贷,发展普惠金融体系,增设银行营业点,加强县、乡等偏远地区居民的金融可及性等等。但是信贷约束不仅来源于金融机构,也来源于需求者本身。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家庭信贷市场的供给方呈现银行部门和非银行部
企业存在的意义是通过一定资源的耗费创造出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而僵尸企业则不同,它们产出的产品或服务,不仅价值要低于其耗费的资源,而且大多品质低下,对社会的贡献甚至也是为负。如果把它们耗费的资源用于其它正常企业,创造出品质更好、价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可能会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以要素配置为视角,就僵尸企业对
通货膨胀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变量之一,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福利水平密切相关。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或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是与通货膨胀率的水平一样重要的变量。即使经济中的所有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它也会对厌恶风险的经济主体造成严重的福利损失影响。因此,能够尽可能准确地预测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预测通常取决于高频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的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聚类的典型事实,为了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首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居民收入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而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少。因此,“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乡村人地(资源)矛盾。 我国乡村地区资源有限。就自然资源来说,中国人均农业资源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陕西省关中地区位于西部地区,受地理环境和较高的人口密度影响,人与资源的关系更为紧张。因此,以陕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和能源的开发不断扩大,随之带来的是雾霾天气频发,而造成雾霾天的元凶之一就是PM2.5。本文利用中国363个城市2015年-2018年每小时一次的PM2.5实时观测数据,分析了近四年来各城市的PM2.5浓度变化,利用复杂网络图模型建模,研究了城市之间形成的雾霾污染网络的中心点和社区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经过雾霾治理,全国范围内雾霾有明显改善,但北京及东北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效果
变点检测问题一直是统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且变点检测已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地震灾害预测等领域.现有的变点分析方法很少考虑在大数据情况下的计算复杂度、内存需求和隐私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海量数据中快速估计均值变点的方法――集中式估计方法以及分布式估计方法. 当数据量很大但可以集中式处理时,均值变点的最小二乘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很大,亟需降低计算复杂度.本文针对集中情形下均值变点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三阶
近年来,张量从物理学走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且在交通安全、医学诊断、卫星监测等方面被广泛研究.对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张量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准确的预测结果,从而得益于身体健康和生活便利.本文研究张量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和广义线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问题. 对于张量线性回归模型,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参数的点估计量,证明其相合性,并结合系数张量的CP(CANDECOMP/PARAFAC)分解结
宏观税负水平综合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程度及经济发展总体状况,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本文以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为评价标准,对宏观税负水平进行合理判断,对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优宏观税负水平可以是某个阶段内的静态值,但会随着经济环境及政策环境的变化,发生阶段性改变;也可以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值,具有一个动态变化趋势。 因此,本文根据1979-2018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将高质量发展定义为经济社会高效率高效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发展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创新驱动、绿色生态、民生改善、开放共享7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一个由7个维度、28个基础指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其发展健康与否将会牵动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最显著的风险之一,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出现或潜藏着产能过剩风险,而且制造业中各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发生率和程度均不同。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已经提出多年,然而十多年间,产能过剩表现出波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使得政策措施的效果参差不齐,行业长期无法摆脱低端产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