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残障服务需求的增加与现有供给不足之间矛盾的日益扩大,仅靠政府来解决这一问题是远远不足的,于是助残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发挥着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重要作用。助残社会组织的出现不仅可以满足残疾人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的需求,还可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虽然近年来助残社会组织的数量在逐渐增多,但总体发展状况是规模小、能力弱,且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资金的缺乏尤其是制约其发展与壮大的主要问题。因此,探究如何改善助残社会组织面临的资金获取问题、提升筹资能力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目前助残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获取问题,并分析制约组织资金获取的内部影响因素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以便能更好的解决现有问题、规避风险。本文以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在结合深圳市助残社会组织的调研结果、访谈资料以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目前助残社会组织资金获取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着重从组织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出发,分析制约助残社会组织资金获取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目前助残社会组织在资金获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政府资助力度不足以及社会捐赠较少。组织的资金获取问题主要是由内外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或直接或间接的制约着组织的筹资水平。内部影响因素是指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筹资策略的欠缺;人员流动率较高与专业化水平较低;组织社会知名度较低与公信力不足。外部影响因素则包括当前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社会慈善文化薄弱;组织关系网络不足以及志愿者资源不足。最后,为了改善目前助残社会组织的面临的筹资问题,本文从内外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方面是组织自身要加强各方面的能力建设来提高资金获取能力,如丰富筹资方式以及拓宽筹资渠道;完善人员激励机制并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组织公信力建设。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中的各个主体要主动给予支持来促进助残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包括政府要加大对组织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的资助力度;企业应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来对组织给予支持;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与监督的作用来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公众则应自觉提升自身的慈善意识与志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