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低频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器的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传感器与无线通讯的融合促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快速发展。WSN中传感器的类型众多,执行的功能不一,它们可以检测温度、压力、湿度和光强度等。这些传感器数量巨多,供能仍然以电池为主。虽然它们功耗较低,但是电池容量有限,当电池能量耗尽时,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WSN发挥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从环境中收集机械能量来替代传统电源的可行方案。通常,机械能量转换机制主要包括压电式、电磁式、静电式和摩擦式。在这些能量转换机制中,压电能量收集器因输出性能稳定、功率密度大、易于与微系统集成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大多数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器(PVEH)是基于弹簧-质量系统,当PVEH的固有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匹配时,PVEH的输出性能最佳;当PVEH的固有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不匹配时,PVEH的输出性能急剧降低。此外,当环境中的振动方向偏离压电材料的极化方向时,PVEH的输出性能也会大幅降低。为了提高PVEH的频率带宽和多方向能量采集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塔型三维多模态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和一种基于固液混合体的频率可调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器,用于收集环境中频率和方向多变的机械振动。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塔型三维多模态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器的设计方案(TS-PVEH),其结构包括亚克力基板、压电薄膜、质量块及弯折悬臂梁。采用弯折梁替代矩形悬臂梁不仅提升了TS-PVEH多方向能量收集的性能,也使得TS-PVEH在低频范围内具有三个振动模态,从而提升了TS-PVEH在宽频带方面的性能。利用COMSOL软件对TS-PVEH进行稳态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TS-PVEH的前三阶模态对应的固有频率分别为10.406 Hz、10.7 Hz和25.78 Hz;前两阶模态对应的振型表现为X-Y平面的振动,第三阶模态对应的振型表现为X-Z平面内的振动,并且TS-PVEH的水平刚度要小于竖直刚度。优化结果表明,增加弯折梁的厚度和宽度会使TS-PVEH的固有频率增加,而输出电压减小;相反,增加质量块的高度会使TS-PVEH的固有频率减小,而输出电压增加。2、利用振动测试系统对TS-PVEH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首先,测试并分析了TS-PVEH的幅频响应。结果表明,TS-PVEH的固有频率为9.6 Hz和24.6 Hz,且TS-PVEH的固有频率与加速度无关,只与TS-PVEH的结构参数有关。其次,测试了振动方向对TS-PVEH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X-Y平面内,TS-PVEH的角度带宽值约为180°;而在X-Z平面内,TS-PVEH的角度带宽值约为40°。此外,实验还测量了TS-PVEH在不同负载电阻下的输出电压与功率。在2 m/s~2加速度、9.6 Hz的振动激励下,单个PVDF的负载电压可达35 V,最大功率为49.6μW。而在3 m/s~2加速度、24.6 Hz的振动激励下,单个PVDF的负载电压可达29.3 V、最大功率为51.5μW。进一步的探究了PVDF之间的连接方式及加速度对充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速度越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上升越快;PVDF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充电效果最佳。3、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液混合体的频率可调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器(FT-PVEH)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圆柱形悬臂梁、压电薄膜、亚克力容器及其填充物。采用圆柱形悬臂梁代替传统的矩形悬臂梁,并把PVDF压电传感单元粘贴在圆柱形悬臂梁表面四周,可以提高FT-PVEH收集多方向振动的性能,增加了FT-PVEH的整体输出。详细研究了填充物的状态与重量对FT-PVEH频率带宽的影响。填充物为液态且体积比为0.5时,加速度越大,FT-PVEH的频率带宽越大,最大带宽约为4.9 Hz。相比于填充物为固体时,FT-PVEH的频率带宽提升了91%。填充物为固液混合态且体积比为0.25时,加速度越大,FT-PVEH的频率带宽越大,最大带宽约为6.5 Hz。相比于填充物为固体时,FT-PVEH的频率带宽提升了182%。
其他文献
在目前各类储能装备中,锂离子电池(LIBs)自身的能量密度大,效率高,成本低,被广泛运用于各类产品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看,LIBs主要由阳极、阴极、电解液和隔膜四部分组成。隔膜的主要功能是隔离阳极和阴极。虽然它本身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不是一个主动部件,但对电池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热塑性聚氨酯(TPU)具有软段和硬段两种相结构。软段链中含有醚键,可以支持离子液体的存在,有利于碱金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中产生的土地塌陷、煤矸石和粉煤灰的堆积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利用煤矸石与粉煤灰来恢复矿山生态环境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煤矸石和粉煤灰与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充填层和表层土壤存在显著的层间差异影响了土壤水分运动和气体运动,进而影响了复垦土壤修复效果。当前的研究煤矸石-粉煤灰混合充填模式研究较少,对混合物水力学性质和导气性质以及重构土
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水质,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且会对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造成影响。大量人体肠道病原菌会随着污染物潜入水体,并通过饮用水、农业灌溉等传播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本研究以安徽阜阳迪沟采煤沉陷区为对象,以合肥市饮用水源地董铺水库为参照系,在分析水体水质的基础上,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RDA分析和Arcgis等分析方法探究上覆水和沉积
高性能的柔性储能装置不仅要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容量等优点,还要提高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持久性。经研究发现纤维电池可满足上述需求而且很容易与纺织品结合,为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动力。然而,纤维电池在形变过程中容量会大幅度衰减甚至引发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应用于可穿戴电子产品,纤维电池应致力于追求优异的柔韧性,可自愈,耐久性和优越的电化学性能等目标。在众多种类的纤维电池中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电驱动系统性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高功率损耗密度和温升等问题。作为车用电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逆变器IGBT模块的功率损耗、结温及散热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电动汽车(EV)行驶工况的复杂多样性,IGBT器件开关频率和输出功率都处于持续变化中,导致模块结温波动较大。因此,研究建立基于解析模型的IGBT模块功率损耗及温升的实时预测方法,可以实现对模
优良的电能质量是维系电力市场安全稳定的前提。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大量精密仪器成为电力系统正常生产运营的核心,其十分依赖优质的电力环境,尤其对于电压暂降扰动的免疫能力极低;另一方面,国际能源形势紧张、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均促使人们将目光转至清洁能源上,因而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给中的比重上升,然而电压暂降扰动却严重阻碍了清洁能源并网的进程。作为发生频率最高、危害
传统化石能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石”,但是近些年来大量使用传统化石能源给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也迫使人们开发高性能新型可持续能源储存系统。作为一类特别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器件之一—超级电容器,拥有许许多多独到的优点;相比传统的蓄电池,它的循环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充/放电的速率高,功率密度更加高,而且使用起来还很安全环保等。然而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的调控亦是非常重要;其微观结
单电感多输出(Single-inductor Multiple-Output,SIMO)变换器仅需采用一个储能电感,便可实现多条支路独立输出,有效地减少控制芯片和储能电感的数量,降低了电源的成本和大小,为电脑、手机等需要两路及多路输出供电的电子设备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凭借这些优势,SIMO DC/DC开关变换器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论文以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
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更迭和发展,使得高校建设也不断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进,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已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教室作为学校最基本的单元,对其智能化管理是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在教室的智能化、现代化建设上较为薄弱。教室往往集成了空调等能耗设备,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难以对这些设备有效及时的管控,教室无人使用但设备依然在运作的现象屡见不鲜,日积月累会造成不容小觑的能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2009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首次尝试应用于光伏领域,因为性能优异、成本低廉,从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的兴趣。随着工业领域的进步和设备工艺的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未来具备无法匹及的竞争优势,成为未来光伏器件的新星。为了实现更优良的光伏性能,器件具备良好的功能层,其中包括两个电荷传输层(用于选择性传输电子和空穴),同时在两个电荷传输层之间还夹着钙钛矿层(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