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及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qi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电力消费大国,无取向硅钢在电力和电子方面已被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制造发电机的铁芯。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无取向硅钢在产品质量上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影响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因素很多,最终晶粒尺寸和再结晶织构都会影响无取向硅钢的最终磁性能。已有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改变钢中硫和锰的存在形式,从而影响钢的性能。而我国许多矿中均含有稀土元素,并在钢材的生产过程中残留。稀土对无取向硅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再结晶过程中组织演变和微观取向的影响则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高频悬浮炉,以硅含量约为0.9wt%的硅钢为基料,加入稀土镧制备了不同稀土含量的无取向硅钢实验钢。利用蔡司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热轧,冷轧及退火板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了稀土镧对无取向硅钢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热轧、退火试样进行了宏观织构的测试,研究了镧对无取向硅钢退火织构的影响;利用ZeissSuppra55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再结晶微观取向的研究,分析了稀土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微观取向的形成和再结晶晶粒与基体位向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在870℃保温90s时开始发生再结晶,120s时再结晶结束。再结晶初期{110}<112>取向所占比例最大,但成品的{110}<112>织构密度却不强;相反,再结晶初期立方取向和旋转立方取向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成品的旋转立方织构密度水平却较高;加入稀土后,{111}取向的变形基体上更难形成新晶核,再结晶形核主要发生在{110}取向的变形基体上;加入稀土后热轧组织变化不大,热轧织构的整体密度水平有所下降;加入稀土使未经常化处理的试样的成品晶粒尺寸减小,含0.0015wt%镧提高了{100}面织构的占有率;加入稀土后常化组织晶粒尺寸增大,分布不均匀;经过常化处理后,含镧0.0015wt%的试样的再结晶晶粒尺寸最大,为37.19um,立方织构密度水平也较高。该研究结果为开发稀土无取向硅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文章从创业大学生的分类及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出发,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并指出了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路径。
【正】 我国土地面积是世界第三,但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所以,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累计开荒4.89亿亩,加上原有耕地19.57亿亩,到197
激光熔覆是利用高能量激光束熔化涂层材料和薄层基体,形成一个与基体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激光熔覆已成为现代表面技术体系中的极具发展前途和颇具特色的新技术之一,是工件修
特大城市是我国行政区划中重要的地方形态,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性,这对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供给模式提出了特殊诉求。在特大城市视阈下,要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供给的良性化,
巴克莱是西方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哲学家之一,也是近代经验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唯名论思想在整个巴克莱哲学中位于统筹性地位,因为它涵盖了巴克莱哲学体系中的各种要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用材逐渐更加偏向于钢铁原料。在对汽车用高强钢的研究中,双相钢(DP钢)是其中的一大研究热点,由于其成形性能好、应用前景好,逐渐成为汽车用材的
自从高熵合金的思想提出以后,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高熵合金是以多种元素为基体元素,且通过成分优化可以使高熵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简单的组织
随着我国家电行业不断发展,逐渐由过去追求数量到追求性能及品质方面迈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电行业提出进一步提升钢带表面质量的要求。在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退火作为极其
本文介绍了辣椒素类物质的种类及其特性,并就国内外在辣椒素类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如辣椒素类物质的代谢,不同辣椒品种和不同生长期间辣椒素物质含量的变化等进行了综述。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