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指称是所指与被指之间的关系.它分为篇章性和情景性指称两种,也就是说,指称对象存在于语篇内或语篇外.从而,指称被分为内指和外指.内指所指对象的确定是对语篇内指称的语义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称是所指与被指之间的关系.它分为篇章性和情景性指称两种,也就是说,指称对象存在于语篇内或语篇外.从而,指称被分为内指和外指.内指所指对象的确定是对语篇内指称的语义理解,而外指所指对象的确定是对语篇预期意义的语用推导.韩礼得和哈桑认为内指可将语篇连接在一起,衔接是作为一个语言学概念来说明这种语义关系(1976:18).这种说法激发了对以下问题的研究.外指是否有助于将语篇中的语句连接在一起?如果是,外指又是怎样将语篇连接在一起?为回答这两个问题,论文分析了广告语篇中的人称外指,指示外指和比较外指,这些语篇分别使用硬性推销或软性推销来促销货物或服务.该文提出了外指分析的一个新模式.首先,外指分析是根据人称,指示和比较指称的分类.其次,因为产品广告语篇是用来说服潜在消费者购买货物或服务的,外指分析又将广告硬性推销和软性推销的分类考虑在内.第三,外指的分析是以对语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理解为基础.该文从语言理解的角度分析了从《星期天时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读者文摘》上选取的100篇中的6篇广告语篇.该文认为连续就是将语篇的语句联系在一起的连接性.在语篇中,这种连接性是在语境中通过语用的方式建立的.衔接是语句中语言成分间的语义关系,连贯则依靠读者对语篇中语句间语用关系的假设或理解.就外指而言,连贯是通过情景语境和背景知识语境中对外指的理解和其他假设的语境效果的加强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日本从没有文字到借用中国的汉字来表记,之后又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可以说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是关于文字的争论一直持续着,很多人都主张日本的文字应寻找新的出路,其中不乏
广告,就是广而告之。近年来,人们纷纷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广告翻译,都曾对广告翻译进行过深入的剖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角度
在文学和翻译研究界,风格,尤其是文学风格,一直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话题。有关这个话题的探讨和争论主要集中在四个问题上:文学风格是什么,它在特定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文学
电影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和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加速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文化方面,而电影作品在文化交流中占
该文试图对二语或外语课堂学习和教学的研究诠释一点自己的看法.文章通过民族誌研究方法对两组中外英语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所作的决策、决策过程的异同点、及其蕴藏在这些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地区、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间人们的交流亦可能产生分歧、争吵与冲突。对于中国文化来说,面子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面
听力,作为一项输入型技能是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根据Allen教授统计,听,说,读,写分别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30%,16%和9%。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差
本研究旨在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焦虑进行实证研究。将以西安外国语大学60名四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英语听力能力测试即2016年3月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听力试题、英语
在19世纪的女作家中,奥斯丁以其间接叙述手法为文论家所称道。这一手法被视为其技巧性的作者引退。她的作品《爱玛》更是被推崇为使用这一手法的杰出代表。然而,纵观奥斯丁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