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从没有文字到借用中国的汉字来表记,之后又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可以说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是关于文字的争论一直持续着,很多人都主张日本的文字应寻找新的出路,其中不乏有主张废除汉字的志士。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书面语与口语有各自的发展轨道,很少有交集点。发展到明治维新时代,这种言和文的分离情况对日本的文学界给予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大家都投身于对汉字的减少使用以及创作自己的文体当中。而明治时期的言文一致运动恰恰是针对汉字改革的最有利的运动。很多作家开始重视“言文一致”,并且以此为目的开使了各自的创作。“言文一致”指日语中使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文体,因此文体的创作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二叶亭四迷创立「だ体」,山田美妙创立「です?ます体」、尾崎红叶创立「である体」等等。其中二叶亭四迷是即受非议又受爱戴的一位焦点性人物。因为大家认同他的《浮云》是用言文一致体来写作的日本历史上的第一部小说的同时又对他创立「だ体」这一点持不同的观点。 二叶亭四迷为了更好地体现“言文一致”,在自己的《浮云》与《平凡》当中创作了“和制汉字”,并且对文段的处理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同时抛弃了过去难懂的语法现象,用简明扼要的表现形式来体现所要表述的内容。此举对推动日本的“言文一致”产生了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