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类型以食管鳞癌(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EAC)多见。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存在明显差异。同一个体同时发生的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即所谓的食管鳞癌/食管腺癌重复癌,所受外界因素影响相似,遗传背景相同,是一个研究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发病机制差异的理想模型。评估炎症细胞在恶性肿瘤浸润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已见于包括食管鳞癌在内的许多文献报道,但目前尚未见到研究食管腺癌炎症细胞浸润的相关报道。 目的: 了解食管鳞癌/食管腺癌重复癌肿瘤间质中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TATE)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浸润情况,探讨TATE和TAM的浸润数量与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重复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为食管癌的早期预防提供更多的依据。 方法: 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手术切除的16例食管鳞癌/食管腺癌重复癌肿瘤间质中TATE的浸润数量和应用免疫组化SP法,以CD68为巨噬细胞标记物,检测手术切除的16例食管鳞癌/食管腺癌重复癌肿瘤间质中 TAM的浸润数量,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随访结果,分析重复癌中食管鳞癌与食管腺癌肿瘤间质中浸润的 TATE和 TAM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1.食管鳞癌肿瘤间质中TATE浸润数量的中位数值为56个/10高倍镜视野,TAM浸润数量的中位数为129个/10高倍镜视野。食管腺癌肿瘤间质中 TATE浸润数量的中位数值为65.5个/10高倍镜视野,TAM浸润数量的中位数值为158个/10高倍镜视野。 2.食管鳞癌肿瘤间质的 TATE浸润数量随着肿瘤浸润的深度增加而增加(p=0.034),随着肿瘤临床分期越晚也增加(p=0.003)。 3.食管鳞癌肿瘤间质的 TAM浸润数量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较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要少(p=0.041)。 4.I期、II期食管腺癌肿瘤间质中TATE浸润数量比食管鳞癌的要多(p=0.026)。 5.食管鳞癌肿瘤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与生存时间无相关关系。 6.食管腺癌肿瘤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与生存时间无相关关系。 结论: 1.食管鳞癌肿瘤间质的TATE浸润数量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术后病理分期有关。 2.食管鳞癌肿瘤间质的TAM浸润数量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 3.早期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中的TATE浸润数量有明显的差异性。 4.TATE和TAM在食管鳞癌/食管腺癌重复癌肿瘤间质的浸润数量对患者生存预后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