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号的参数提取与分层结构BP网络识别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bc573332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和调制参数的自动估计是非协作通信和软件无线电中的重要问题。非协作通信是通信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在民用或军用场合都有重要的应用,它需要接收机在先验知识不足的前提下监视空间通信信号的活动情况,并截获其传输的信息内容;软件无线电是未来通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需要接收机能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自动完成多种体制、多个频段的通信和相互间的切换。这两种技术都需要解决通信信号制式的自动识别和参数估计。鉴于此本文重点作了如下工作: 1.设计了软件无线电的各种数字调制信号样本集。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中调制信号通用模型特点,同时分别考虑理想信道和高斯白噪声信道两种情况,采用MATLAB编程形成了各种数字调制信号(如2ASK、2FSK、BPSK、4ASK、4FSK、QPSK、8QAM、16QAM、32QAM、64QAM、128QAM和256QAM等)的数据样本。该样本集可直接用于各种方法实现调制信号识别的数据来源,具有实时检测各类调制信号的瞬时幅度、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等特点,有较强的通用性。并研究了非协作通信中载频和符号速率估计以及采样速率的选择问题。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移动通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渐进入商用,但仍不能满足移动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的目标是支持高质量高速率的移动多媒体
传统一维投影方法获得的射线图像是X射线通路上物体内部各种成分投影的叠加,不但图像的深度分辨率丢失,而且产生对我们无效的冗余信息,这些无效信息使我们无法从射线图像中获
协作通信系统旨在通过中继的转发与接收端的各路信号的合并,提升最终的信号的信噪比。在无线通信中,物理层的参数如信噪比、安全容量、误码率等都成为衡量系统优劣的重要参数
无线局域网和无线自组织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使用无线信道来接入网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潜在的手段,成为未来宽带接入的重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图像、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融合,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多媒体的压缩算法取得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