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无线网络性能与公平性问题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ff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局域网和无线自组织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使用无线信道来接入网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潜在的手段,成为未来宽带接入的重要方式。两者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带动了相关研究工作的飞速发展,而IEEE802.11是目前最流行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同时也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IEEE802.11的研究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和无线自组织网络,IEEE802.11标准提供了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的规范。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媒体访问控制层规范的分布式机制:分布式协调功能DCF(DistributedCoordinationFunction),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环境中DCF的性能分析与改进以及DCF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公平性的改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成果如下: 1.回顾了无线局域网以及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无线接入技术。以在无线局域网和无线自组织网络中获得广泛应用的IEEE802.11标准为重点,着重介绍了本文研究工作的基础分布式协调功能DCF,详细分析了DCF的两种传输方式:基本接入方式和RTS/CTS方式的运行机制。 2.研究了DCF在高速的802.11a无线局域网中的性能,而先前的研究工作都是针对早期的802.11无线局域网。针对802.11a中数据传输速率和控制帧传输速率的差别,对Bianchi提出的二维马尔科夫模型进行了修正,从理论推导的角度分析了DCF的两种传输方式:基本接入方式和RTS/CTS方式在802.¨a无线局域网中的饱和吞吐量和传输时延,并通过仿真实验对理论推导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指出了两种传输方式在802.11a无线局域网和802.11无线局域网中存在的效能差别。 3.以802.11DCF的退避时隙选择机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退避时隙选择机制,通过调整竞争窗口范围内不同区间时隙值的选择概率降低节点竞争信道的冲突概率,从而提高系统吞吐量;根据所提出的退避时隙选择机制和802.11DCF在退避时隙选择概率分布上的不同,对Bianchi提出的二维马尔科夫模型作了扩展,定量分析了新退避机制下的饱和吞吐量,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新的退避时隙选择机制是十分有效的。 4.以801.11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公平性问题为研究对象,介绍了802.11无线自组织网络存在的公平性问题,结合仿真实验对引发公平性问题的各项因素作了深入分析,对公平性问题研究中已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作了简要介绍,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802.11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实现信道带宽资源的公平分配需要解决的问题, 5.针对提高802.11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公平性需要解决的各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机制:提出了一种符合数据流间的信道带宽资源分配公平性要求的公平性定义;提出了一种公平度估计机制用于各节点对数据流之间的信道带宽资源分配公平度的估计,该机制采用了一种新的度量值:平均短期有效吞吐率(ASTG,AverageShortTermGoodput),能够满足在数据流负载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准确反映数据流间信道带宽资源分配公平度的要求;以短期有效吞吐率ASTG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round-robin的队列调度机制,用于节点内部不同数据流的队列调度;提出了一种用于节点间的分布式公平队列调度机制,为不同节点上的数据流提供公平的信道访问率,保证各数据流公平的共享信道带宽资源;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息分发机制用于各节点之间协调信道竞争行为所需信息的分发与同步,通过在控制分组中携带所要分发的信息,减小了消息分发带来的网络开销。综合上述各种机制,提出了FFMA(Flowrate-basedFairMediumAccess)作为提高802.11无线自组织网络公平性的解决方案;最后我们扩展了NS2中DCF的代码,在其基础上实现了FFMA,并通过仿真实验对DCF和FFMA的公平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环境中,FFMA能够提供远优于DCF的公平特性。
其他文献
目前,短距离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迅速发展,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技术也在民用领域开放,凭借其带宽宽、传输速度高、功率低、成本低等优势在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无线定位正在3G以及未来B3G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如何获得定位的高精确度是无线定位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获得高精确度的路途中,实际环境中普遍存在的NLOS环境所带
近年来,随着Internet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电信级路由交换系统成为业界研发的重点之一。为了满足电信级路由交换设备大容量、易扩张、高度可靠的性能要求,希望对其核心关键技
近几年来,移动通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渐进入商用,但仍不能满足移动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的目标是支持高质量高速率的移动多媒体
传统一维投影方法获得的射线图像是X射线通路上物体内部各种成分投影的叠加,不但图像的深度分辨率丢失,而且产生对我们无效的冗余信息,这些无效信息使我们无法从射线图像中获
协作通信系统旨在通过中继的转发与接收端的各路信号的合并,提升最终的信号的信噪比。在无线通信中,物理层的参数如信噪比、安全容量、误码率等都成为衡量系统优劣的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