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南民族地区作物地域结构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_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大多以自然区、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区为地理景观的划分依据。本篇论文则以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民族分布区作为研究区域的划分依据。进行西南民族地区的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不仅有利于学术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西南民族地区山地广布,普遍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结构性贫困问题突出。对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农业生产等问题的研究,探讨农作物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可以深入了解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各民族农业生产的特征以及各民族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似性与独特性,向历史求索造成这些地区今日发展困境的原因,对今日西南民族地区的开发提供建议。本文共分五章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释了确定选题的原因、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及本篇论文的撰写思路、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时段以及研究的地域范围等。第二部分即第一章“明清时期的西南民族及民族地区”,简要论述了西南地区各非汉民族的民族起源、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演变、民族迁徙运动以及生计方式演变等问题。并根据各非汉民族的分布与演变过程还原西南地区民族构成演变以及西南民族地区范围的变化过程。并以土司制度为线索,回顾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政区设置的演变。明清时期为西南地区民族构成发生重大演变的时期。明清承元之制,在西南民族地区延用土司制度,在西南地区遍置土司。土司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仍是以各非汉民族为主体。而随着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的大规模进行,汉族移民大量迁入,各非汉民族演化为所谓的“少数民族”。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明清土司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作物结构变迁及其地域分异”以及第三章“清雍正改土归流后西南民族地区的作物变迁及其地域分异”。主要论述了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演变,综合地形地貌、水热条件、民族分布等因素划定区域,对各区域的农作物种植情况进行复原,并探讨其地域差异性。在作物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所处地区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作物本身所具有的生理特性在传统时期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外来作物的引种丰富了一定自然地理条件下可供选择的作物种类,种植技术的改进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或某种作物的环境适应性,但传统时期,作物的种植仍然无法突破自然环境的限制。明清时期,尤其是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来,垦殖运动向山地进发,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开发拓垦不断深入。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产作物在西南民族地区农作物地理分布不断扩展并取代原有旱地粮食作物,而油桐、蓝靛等经济作物又进一步为作物结构增添了多样性。这种演变趋势是随着西南民族地区移民的大量进入、本地区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开发向山区半山区广泛拓垦而出现的。第四部分为第四章“明清时期民族地区作物地域结构的环境背景”以及第五章“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作物地域结构的环境效应”。探讨西南地区各民族在生产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方面入手,对西南民族地区作物地域结构的形成机制、演变原因及环境效应进行探讨。自然地理方面主要从地形地貌、水热条件、土壤状况、自然灾害等几个因素展开论述;人文地理则主要从人口增长、土地垦殖、政策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对西南地区开发的不断深入,种植业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比重不断上升。生产方式的演变引发了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灾变。本文主要从生物环境、土壤环境、自然灾害、干热河谷等方面探究作物结构演变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语,归纳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作物结构的演变过程、形成机制以及环境效应。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离境退税政策对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阐述了中国离境退税政策的内容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之上,本文又介绍了瑞典和新加坡这两个在该政策领域比较典型的国家,并且分析对比了中外离境退税政策的异同点。由于目前关于离境退税政策的参考文献中,没有学者具体验证过该政策到底对中国入境旅游业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因此本文建立了模型分析该政策的
学位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工智能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本文面向的视频混剪任务即是如此,人类剪辑师需要积累大量的视频素材制成素材库,再从素材库中选出合适的视频素材,一般剪辑一个3分钟的视频需要选择超过120个视频素材,如此耗费人力物力的工作完全使用人工智能替代。基于此,本文独创提出一种能够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