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临床分离耐左氧氟沙星无乳链球菌的分子特征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也称之为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在各个年龄段致病,尤其可引发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为试图寻找苏州地区左氧氟沙星耐药无乳链球菌的分子特征,本研究通过分析2018-2019年临床分离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分布、耐药基因、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以及蛋白质谱学特征,探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蛋白质谱特征峰用于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临床快速诊断的价值,为今后更好地指导临床精准抗感染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临床分离的132株无乳链球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判读其耐药性和耐药表型;采用PCR法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gyr A、par C和par E基因突变、细菌血清型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质谱法检测收集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的蛋白质谱峰,采用Clin Pro Tools 3.0软件对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蛋白质谱特征峰进行筛选并验证。结果1.苏州地区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分离的无乳链球菌最主要来源是生殖道培养标本;回顾分析2014年至2018年间生殖道培养阳性标本中,无乳链球菌为主要检出病原菌,占比在31.8%~41.5%之间;其耐药性主要体现在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依次为62.9%、66.7%、43.9%;对青霉素高度敏感,未检出耐药菌株;血清型以III型最为常见,占比57.6%。2.红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结果分析:耐药表型主要为c MLS表型,占比55.3%;耐药基因erm B阳性菌株最为常见;mef A/E阳性菌株较erm B阳性菌株,具有较低水平的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c MLS表型菌株中59.4%为单独erm B阳性菌株,所有M表型菌株中均携带mef A/E耐药基因。3.左氧氟沙星耐药结果分析:介导苏州地区无乳链球菌左氧氟沙星耐药的主要机制是由于gyr A基因和par C基因发生突变所致,主要携带gyr A_Ser81Leu+par C_Ser79Tyr+par E_His225Tyr突变,占44.8%,且以血清III型和ST19型为主。4.质谱技术快速鉴别诊断评价: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蛋白质谱峰分析显示6894,3445,5076,4544以及3721 m/z为主要特征峰,且采用GA算法对预测GBS是否为左氧氟沙星耐药的敏感率达到90.9%,特异性达87.5%。结论苏州地区分离的无乳链球菌是孕产妇生殖道标本培养的主要病原菌,血清学型别主要有Ia,Ib,III,V和VI型5种,其中以III型最为常见。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耐药表型大部分为c MLS表型且主要表达erm B基因,该耐药模式与国内外报道较为一致。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与国内报道较为一致,却远高于国外报道,提示我国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的流行病学差异。深入研究其分子特征后表明,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主要携带gyr A_Ser81Leu+par C_Ser79Tyr+par E_His225Tyr突变,以血清III型ST19型为主。此外,筛选获得6894 m/z等质谱特征峰可以用于临床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的快速鉴别,为今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在数据科学相关的研究中,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开展了关于基因GRIN2A和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联研究。然而,单个基因分析具有较为片面性的弊端,所以识别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识别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并确定基因间的因果关系,就可以辅助分析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基因和复杂调节网络。我们利用傅立叶分析技术对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据以多态的位置信息作
火电在我国的电力和能源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降低NOx的生成与排放是能源行业科研工作的焦点。本文以稳定锅炉炉内燃烧,降低NOx的生成为研究目的,采用CFD商业数值模拟软件,以某电厂350MW煤粉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二次风偏置的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对不同工况下这种新型旋流燃烧器和传统旋流燃烧器的燃烧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本文对周向浓淡分离器和新型旋流燃烧器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这些创新结构的
目的:大隐静脉(SV)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因其所在部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迄今为止,对于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作为桥血管的大腿和小腿SV两者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之间结构与功能的比较研究,有关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随访、收集患者详细资料,比较、分析下肢不同部位SV作为桥血管对CABG后的第一年移植通畅率的影响,以及大腿和小腿SV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稳定性、形态和定位情况,并藉此评估SV内皮细胞
为了降低汽车污染物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选择缸内直喷技术。相比于传统气道喷射发动机,直喷汽油(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发动机可实现更低的燃油消耗、更高的功率输出、更快的响应速度。而直喷汽油发动机也存在其缺点:油气混合难度大、电控技术要求高等。直喷喷油器的喷油速率直接影响到气缸中燃油雾化蒸发、油气混合的速度以及燃烧排放。因此实现喷油速率的准确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球女性癌症首位。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由于缺乏其他类型乳腺癌常见的表达受体,对于目前可用的特异性靶向和激素疗法均不敏感,导致治疗效果差、高侵袭性、高转移率等。因此,TNBC患者的治疗仍然是乳腺癌治疗的最大挑战。在此,本研究制备了一种肿瘤靶向配体穿膜肽LNP修饰且PEI接枝的二硫化钼(MoS2)纳米花,作为光热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的试剂,同时也作为p H响应和光触发
单基因病(monogenic disease)也常称为孟德尔遗传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导致,在疾病的发生中遗传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单基因病通常包括以下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 dominant,AD)、常染色体隐性(autosomal recessive,AR)、X连锁显性(X-linked dominant,XLD)、X连锁隐性(X-linked rece
掌握家庭用电结构是对居民用户设计和推行恰当的需求侧管理措施的基础。实施挨家挨户调查或是对各用电设备直接进行监测的可行性都很低;而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又需要以用户进线处较高频率的量测数据为基础,难以大范围实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符合当前居民用电数据采集条件的家庭用电结构非侵入式分析方法。论文首先开展不同代际结构家庭家电配置偏好度研究。通过基于密度的聚类法对常用大功率电器实施功率分档;根据各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以SiO2为载体,搭载具有抗氧化性的Se的新型纳米粒子,并将其涂覆于前列腺术后留置的导尿管,从而达到促进术后创面修复并减少纤维化的目的。方法:第一部分:运用“热注射法”及“一锅法”,以壳聚糖/乙酸为溶剂,制得介孔Se@SiO2纳米粒子粒子,并检测其结构、形态、粒径、体外释放等特性,同时将其涂覆于特殊处理后的导尿管。第二部分:建立比格犬TURP手术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
目的:观察痤疮患者行复合酸治疗的临床获益,指导未来痤疮的合理药物使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5月收治105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复合酸、果酸、水杨酸均治疗,每隔3周一次,共计进行4次治疗。分别于治疗1次后(W3)、2次后(W6)、3次后(W9)、4次后(W12),实施图像分析仪检测采集,评估疗效,记录患者面部特征(紫质、红色区、棕色斑、色斑、紫外线、斑点、
目的:探讨血管直径与主动脉弓上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相关性,为防止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弓上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变影像学特点、血管直径、支架类型、抗栓药物使用时间等。在手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