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不同长短轴比椭圆形洞室的砂岩冲击岩爆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爆是深部巷(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岩爆的发生极大的阻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开展相关的研究有助于研究岩爆的形成机理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岩爆可分为应变型岩爆和冲击型岩爆。冲击型岩爆是指在巷(隧)道开挖之后,由于受到工程扰动而引起的岩爆现象。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冲击型岩爆设备,开展了含不同长短轴比的椭圆形洞室的的冲击型岩爆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有:在考虑实验设备的性能及洞室结构的影响下,确定椭圆形断面的长轴为50mm,并依次减小短轴的长度来控制不同的长短轴比,实验中所采用的长短轴比分别为1、1.25、1.67以及2.5四种尺寸。通过测试,获得了本次所采用砂岩试样的基本力学参数,并依据相关参数判断出该砂岩为中等岩爆倾向性。根据动态加载的要求,选取了本次扰动荷载的加载应变率为4.5×10-3s-1。随后确定了实验加载的应力路径,并开展了扰动方向与椭圆短轴平行和垂直的两种扰动方式下的冲击岩爆实验。根据冲击岩爆实验结果,获得了应力随时间及应力随应变的变化曲线,并获取了初始破坏应力值、岩爆破坏应力值、岩爆破坏应变值以及扰动至岩爆破坏的时间。列举了不同长短轴比椭圆形洞室冲击岩爆实验的典型破坏现象,不同长短轴比的试样都经历了平静期、小颗粒弹射期、片状板裂剥离期和岩爆四个过程。分析了实验中的应力特征、速度场特征、爆坑特征、碎屑特征以及声发射特征。其中应力特征包括初始破坏应力值和岩爆破坏应力值,爆坑特征包括爆坑的深度、角度和面积,碎屑特征包括碎屑的尺度特征、微观裂纹特征,声发射特征主要包括计数、能量、主频分布和b值变化。对统计的的应力特征、速度场特征、爆坑特征、碎屑特征和声发射特征值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①长短轴比对冲击岩爆有重要影响,随着长短轴比的增加,一些特征值呈现增加趋势,主要包括扰动方向与椭圆短轴平行(SHD)试样的应力特征值、扰动方向与椭圆短轴垂直(SVD)试样初始破坏应力、SVD试样岩爆时刻应力、SVD试样爆坑特征、两种扰动方式试样的速度场特征、SHD试样碎屑特征、两种扰动方式在阶段Ⅲ的声发射累计计数和累计能量、两种扰动方式试样的声发射低频、高频信号占比以及b值特征。还有一些特征值呈现递减趋势,主要有SHD试样的爆坑尺寸、SVD试样的碎屑长宽和长厚比、阶段Ⅰ的声发射累计计数和累计能量以及声发射中频信号占比。②扰动方向对冲击岩爆有重要影响。对比不同的扰动方向的实验,初始破坏应力、岩爆应力、最大平均速度、声发射中除超高频外其他参数都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而爆坑参数、碎屑长厚比和长宽比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③从室内实验现象、岩爆的应力特征以及岩爆的时间效应上讨论了椭圆形巷道断面的优点。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椭圆形巷道能够减弱岩爆现象。椭圆形巷道断面能明显的提升巷道承受荷载的能力,并能延缓岩爆的发生。当椭圆巷道的长轴与扰动方向平行时,是巷道断面最优选择。采用FEDM数值分析方法对含不同长短轴比的椭圆形洞室试样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主要结果有:①数值模拟结果再现了平静期、板裂期和岩爆三个阶段。②试样的破坏模式主要包括V字形爆坑、斜向剪切裂缝、水平张拉裂缝以及垂直张拉裂缝四种形态。③随着长短轴比的增加,弹射速度和垂直应力呈现递增趋势。数值模拟中碎屑弹射速度相较于实际弹射速度要大,垂直向最大应力与室内实验吻合度较高。④获取所有试样在0.8倍峰值强度时刻的垂直向应力云图,洞室左右两侧存在压应力,洞室上下存在着拉应力。压应力数值要远大于拉应力。提取所有试样的压应力云图面积,随着长短轴比的增加,扰动方向与椭圆短轴平行(SHDM)的模拟试样的压应力云图面积递减,扰动方向与椭圆短轴垂直(SVDM)的模拟试样的压应力云图面积递增。⑤获取实验过程中裂纹变化的二值图,并采用覆盖法求得分形维数值。分形维数变化过程可以分为突变和缓变两个阶段。随着长短轴比的增大,分形维数值有递减趋势。证明长短轴比越大的试样,越难产生破坏,其中扰动方向与椭圆短轴垂直的试样最难破坏。
其他文献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地质环境愈加复杂,软岩工程灾害频发,这给软岩工程问题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软岩之所以不同于普通岩石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成分,由于黏土矿物微结构的特殊性,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尤其是遇水后会发生膨胀、崩解作用,导致其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目前对软岩大变形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变形特征及原因、工程力学性质和工程支护技术等宏观方面,然而,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其微观变形及破坏机理却
潮湿细粒煤炭的干法筛分一直是煤炭筛分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然而,传统的筛分设备在筛分潮湿细粒物料过程中存在堵孔严重的现象,降低了筛分效率,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筛分行业的发展。振动弛张筛是一种利用筛面做弛张运动来实现物料筛分的设备,具有筛面加速度大、筛分效率高、不易堵孔和适用性强等特点,可有效用于潮湿细粒煤炭的干法筛分。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由于没有深入理解振动弛张筛的振动机理,所研制出的振动弛张筛普遍存在
煤岩在长期的地质运动过程中其内部广泛分布着各种尺度的裂隙。这些裂隙正是瓦斯和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移通道。在地下采煤过程中会打破原有煤岩内部的力学平衡,导致裂隙网络发生延伸、断裂等变化,进而引起瓦斯、地下水的突出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因此,研究煤岩应力场的变化下裂隙的演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煤岩CT图中裂隙的准确识别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煤作为一种自然体,在煤岩CT图像中裂隙背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获取方法、设备的快速发展,个人身份识别技术已经在国家公共安全与监督服务、周界安防与军事侦察领域、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身份证、口令、智能卡等技术,这些传统方法通常存在使用不便捷、伪造、丢失等缺点。因此传统认证方式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开展身份认证的环节越来越多,传统身份识别技术在一些应用领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科
花岗岩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围岩,为了确保处置库安全运行,必须系统研究花岗岩在复杂应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论文首先对北山花岗岩进行单轴及三轴载荷下的力学实验,根据声发射(AE)监测,揭示了在复杂应力状态及环境条件下北山花岗岩损伤演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北山花岗岩非均质模型,揭示了复杂应力状态下北山花岗岩应力应变等变化规律。为研究其水力耦合损伤破坏特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供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占比仍居首位,且预计在未来数十年,煤炭仍是我国能源需求的主要供体。随着煤炭资源不断开采,储量日趋减少,传统留设煤柱开采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亟需解决,无煤柱开采成为未来煤炭资源开采的发展方向,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作为新兴的高效、安全的新型无煤柱开采方法,应用越来越为广泛。且随着浅埋煤炭资源的
随着矿山开采和地下隧道等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岩石工程越来越常见。地质构造复杂的巷道,其围岩与一般均质岩体的变形特性、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也大不相同,其不稳定性问题则更加值得关注。因此,对深部巷道天然填充裂隙型脆性岩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构造裂隙对岩体各方面特性有何种影响;同时利用超声无损检测手段,监测巷道实际应力条件下天然填充裂隙型岩体裂化过程中各超声参数信息变化规律,与其变形破坏过程相结合分析,
煤与瓦斯突出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复杂地质动力灾害,多数学者认为是地应力、煤体中的瓦斯和煤自身物理力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瓦斯地质研究一直面对的难题。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尤其断层构造往往是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频发区带,构造应力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断层构造及其应力环境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对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瓦斯地质理
构造的力学作用机理是一个较新的学科分支,尤其对其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的更少。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软弱介质空间周围塑性区蝶形分布理论,对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进行了力学分析,推导出三维应力状态下软弱体周边的蝶形塑性区分布的屈服函数,设计了通过位移加载实现应力递增的模拟方法,以龙门山断裂带岩层与构造剖面为基础,提出了断层起源于断层中软弱地质体周围较硬岩体的X型破坏,地壳的板块运动是这
无煤柱自成巷N00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井工长壁无煤柱开采技术,在采掘系统布置方面与传统长壁开采具有较大区别:①N00工法无需提前掘进工作面回采巷道,回采巷道在采煤过程中逐渐形成,所形成的巷道位于工作面后方,供本工作面和相邻接续工作面两次使用;②N00工法无需留设工作面之间的保护煤柱或人工充填体,其利用顶板定向预裂切缝技术,切断巷道和采空区之间部分顶板的物理联系,促使切缝范围内的顶板迅速垮落,并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