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应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北山花岗岩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岗岩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围岩,为了确保处置库安全运行,必须系统研究花岗岩在复杂应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论文首先对北山花岗岩进行单轴及三轴载荷下的力学实验,根据声发射(AE)监测,揭示了在复杂应力状态及环境条件下北山花岗岩损伤演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北山花岗岩非均质模型,揭示了复杂应力状态下北山花岗岩应力应变等变化规律。为研究其水力耦合损伤破坏特征,进行了不同渗透压下北山花岗岩渗流实验,获得了其在水力耦合下的力学响应和损伤状态;并基于瞬态法计算了不同应力应变水平下北山花岗岩渗透率,揭示了峰前渗透率随体应变的演化规律,建立了扩容点前后渗透率与体积应变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热处理后的北山花岗岩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实验,分析了其力学响应变化,揭示了其各力学参数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热应力下北山花岗岩的损伤演化规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单轴和三轴实验研究,得出北山花岗岩平均抗拉强度为7.66 MPa,单轴压缩平均抗压强度为161.4 MPa,平均弹性模量为59.51 GPa,平均泊松比为0.260,内摩擦角为52.4°,粘聚力为35.4 MPa。通过变形分析研究,表明扩容点应力约为峰值应力(σc)的81.1%;随着围压的升高,扩容点处岩石的压缩量增大。观测岩石破坏形态,发现随着围压的升高,岩石由劈裂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化,并得到了 AE监测的佐证。根据AE监测研究,表明北山花岗岩裂隙闭合(σcc)、初始(σci)和损伤(σcd)应力分别约为峰值应力的12.3%、48.7%和81.1%;AE振幅和频率质心随应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波动变化,且振动密集度越来越高;峰后,AE振幅明显提高,而AE频率质心明显降低。(2)通过三轴压缩循环加卸载实验研究,表明峰前循环的微弱损伤对该围压下的峰值强度影响较小。通过AE监测研究,发现AE计数率随应力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大,峰前AE事件主要产生在应力高于σcd的加载阶段。能量演化研究表明,峰前循环中,能量主要表现为以弹性能为主的能量聚集和释放;在峰值应力循环中,耗散能明显增多,岩石内部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峰后循环中,耗散能所占比重逐渐升高,破裂面逐渐发展导致失稳破坏。通过分析岩石能量的围压效应,表明岩石的储能极限和使岩石破坏所需的耗散能随围压的升高线性增大。(3)通过单个立方体单元模拟研究,表明运用FLAC3D及其应变软化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北山花岗岩在各阶段的力学响应。通过非均质性研究,表明使用Weibull分布可以有效的表征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并成功地构建了北山花岗岩非均质模型。通过分析模拟破坏过程,表明峰值应力及峰后破坏阶段内,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和拉伸应力区,破坏带由边界向模型内部发展。通过分析破坏时不同围压下的应变分布,证实了随围压升高岩石由劈裂破坏向延性剪切破坏转化。(4)通过三轴压缩渗流实验研究,发现围压相同时,随渗透压的升高,北山花岗岩承载能力降低。通过AE监测研究,发现水力耦合情况下,岩石的σcc消失;σci所占比例较大,约为σc的65.8%,说明由于渗透压的存在,在相对较低应力水平下微裂隙相对比较稳定;σcd约为σc的82.4%。(5)通过瞬态法测渗透率研究,表明围压20 MPa时,北山花岗岩初始渗透率为2.58×10-18 m2;在初始压缩阶段,渗透率随体应变减小,最大可减少至初始渗透率的50%;在弹性阶段,渗透率基本保持恒定;当应力超过σcd时,岩石体积开始膨胀,渗透率开始增大;在峰值应力时,渗透率可增大至初始渗透率的10倍。通过以上研究分析,以σcd为分界点,把峰值应力前北山花岗岩渗透率随体应变演化过程分为两个线性阶段,并给出了其关系模型。通过水力耦合模拟研究,表明与常规三轴相比,在岩石破坏阶段拉伸应力区域发育更快,范围更广;说明由于渗透压的存在,加速了岩石劣化过程。(6)通过热处理实验研究,表明在300~500℃内,岩石尺寸随温度呈现指数型变化;岩石质量的减少量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对数型增加的趋势。通过热处理后常规三轴压缩实验研究,发现北山花岗岩强度变化并不明显;但是扩容点应力有所降低,约为σc的65%。破坏形态研究表明,岩石在破坏时,不仅有剪切主裂纹,还产生了明显的横向次裂纹。通过AE监测研究,发现σci和σcd基本重合;AE计数率虽然逐渐增大,但与常规三轴相比较小,岩石经历了缓慢的扩容过程。(7)通过总结北山花岗岩各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规律,表明其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抗拉强度、泊松比和内摩擦角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约在200℃达到最大值;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粘聚力则逐渐增大。通过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由于非均质性,加热所造成的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会产生局部变化较大区域。通过热处理后三轴压缩模拟研究,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岩石破坏时体应变逐渐扩大;说明热处理温度越高,后期加载越容易膨胀;而剪切应变则有减小的趋势。
其他文献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简称PDC)复合材料工具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是公认的提高石油天然气钻井经济性和机械切削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其具有较低的断裂韧性,这些工具仍然对断裂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而失效。另外由于粘结金属相钴的存在,降低了PDC复合材料的耐热温度。特别是近年来钻探地质条件日益苛刻和以高硅铝合金为代表的难加工材料大量涌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各种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网关节点,以实现复杂的指定范围内目标的监测与跟踪。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其具有低廉成本、低耗能、便于部署,位置独立感测能力,即使在有毒和人类无法接近的区域也能进行工作等诸多优点,使其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军事、工业、农业等领域中,而在这些
我国地震活动频繁,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城镇中存在错综复杂的隐伏活动断层,制约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全面、有效掌握这些隐伏活动断层构造特性、分布与空间信息,常采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增强探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度,对多种地球物理参数综合数据联合反演与精细解释技术成为研究重点和难点。联合反演方法从最初同种物性参数不同勘探方法之间的反演逐步演变到多种地球物理参数多维度的联合反演,特别是多种物性参数结构耦合联
本文立题为“煤热解气化产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煤地质学为基础,以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为研究对象,以煤化工的热解气化工艺为依托,主要运用光学显微镜(白光、荧光、正交偏光+石膏试板)、显微镜光度计,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态13C核磁共振谱(13C NMR)、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研究煤热解气化过
地下介质普遍呈现出速度各向异性,即介质中地震波的速度随着传播方向的变化而改变。沉积地层通常表现出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ly isotropy,TI),根据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空间方位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垂直对称轴TI介质(Vertical transversely isotorpic media,VTI)、水平对称轴TI介质(Horizontal transversely isotro
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用于自主定位以及进行路径规划的关键技术,而基于图像的视觉SLAM更因其采集数据的丰富性以及应用场景的广泛性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基于多视图几何以及非线性优化的视觉SLAM方法框架由于不包含图像高级语义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智能机器人的交互要求,而将视觉SLAM与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地质环境愈加复杂,软岩工程灾害频发,这给软岩工程问题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软岩之所以不同于普通岩石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成分,由于黏土矿物微结构的特殊性,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尤其是遇水后会发生膨胀、崩解作用,导致其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目前对软岩大变形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变形特征及原因、工程力学性质和工程支护技术等宏观方面,然而,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其微观变形及破坏机理却
潮湿细粒煤炭的干法筛分一直是煤炭筛分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然而,传统的筛分设备在筛分潮湿细粒物料过程中存在堵孔严重的现象,降低了筛分效率,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筛分行业的发展。振动弛张筛是一种利用筛面做弛张运动来实现物料筛分的设备,具有筛面加速度大、筛分效率高、不易堵孔和适用性强等特点,可有效用于潮湿细粒煤炭的干法筛分。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由于没有深入理解振动弛张筛的振动机理,所研制出的振动弛张筛普遍存在
煤岩在长期的地质运动过程中其内部广泛分布着各种尺度的裂隙。这些裂隙正是瓦斯和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移通道。在地下采煤过程中会打破原有煤岩内部的力学平衡,导致裂隙网络发生延伸、断裂等变化,进而引起瓦斯、地下水的突出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因此,研究煤岩应力场的变化下裂隙的演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煤岩CT图中裂隙的准确识别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煤作为一种自然体,在煤岩CT图像中裂隙背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获取方法、设备的快速发展,个人身份识别技术已经在国家公共安全与监督服务、周界安防与军事侦察领域、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身份证、口令、智能卡等技术,这些传统方法通常存在使用不便捷、伪造、丢失等缺点。因此传统认证方式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开展身份认证的环节越来越多,传统身份识别技术在一些应用领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