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量化分析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造的力学作用机理是一个较新的学科分支,尤其对其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的更少。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软弱介质空间周围塑性区蝶形分布理论,对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进行了力学分析,推导出三维应力状态下软弱体周边的蝶形塑性区分布的屈服函数,设计了通过位移加载实现应力递增的模拟方法,以龙门山断裂带岩层与构造剖面为基础,提出了断层起源于断层中软弱地质体周围较硬岩体的X型破坏,地壳的板块运动是这种破坏的基本动力,X型破坏形成后,板块的继续运动将形成符合Anderson原理的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预测了龙门山断裂带不同时间段的地貌特征,与实际具有较好的吻合。论文为构造力学机理定量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依据蝶形塑性区理论可知,处于高偏应力场中含有孔洞或软弱异性体的岩体将出现以软弱异性体为中心的蝶形破坏区,蝶形破坏区由4个蝶叶组成,分别位于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两侧,两两对称分布;两个蝶叶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体为80°~100°,蝶形塑性区具有方向性、敏感性和无限扩展性等特性。据此我们提出了逆断层、正断层和走滑断层形成的应力条件:逆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作用所致,正断层则是因垂直应力较大而水平应力较小所致,走滑断层则是因垂直应力介于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间,且在竖直方向上存在软弱体所致。根据三维数值模型,在板块运动作用下,不同类型的地质软弱体甚至均质体岩层均会产生具有一定方向的塑性区,相对而言,孔洞体或地质软弱体产生蝶形塑性区所需要的应力更小,所需要的板块运动作用时间更短,地质软弱体周边更易形成塑性区优势扩展面。作者在弹塑性力学的基础上,考虑圆形地质软弱体,基于莫尔库伦破坏准则,推导了考虑中间主应力作用下的地质软弱体周边岩体塑形破坏规律:一是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侧压系数对地质软弱体周边塑性区的形态和半径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塑性区的形态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大而呈“蝶形-椭圆形-圆形-椭圆形-蝶形”的变化规律。二是塑性区发育半径具有突变性,在蝶形塑性区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变现象,在微小的应力增量作用下,塑性区可按某一方向无限扩展,且侧压系数、垂直应力、内聚力和摩擦角这4个参数的变化均会导致塑性区半径的无限增大,在不同的破断准则下均可得到相似的计算结果。依据龙门山断裂带的板块运动特征、几何分布特征及岩石力学参数,建立了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区域数值计算模型,设计了接近于实际的加载条件,选用了摩尔库伦模型作为运算准则,对龙门山断裂带断层形成的力学机理、地应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构造系统的演化过程开展研究。龙门山及附近区域经过约320万年的时间跨度,随着板块的挤压作用,在龙门山及附近区域依次出现具有一定方向的塑性区,这些塑性区的发育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致呈40°左右,并出现了各自的共轭断层,与实际的龙门山断裂大致吻合。因此可认为F1、F2、F3断层的发育是从中部向上下两侧开始发育,上侧逐渐发展至地表,而且F1、F2和F3断层依次形成断层。随着区域板块挤压运动,区域内岩体的水平应力必然增大,地壳岩体最大最小主应力比值存在极限现象,不同深度测点的比值在3.05-3.44之间,3条断层所在区域的主应力比值明显高于其周边区域,符合蝶形塑性区的扩展条件。地质软弱体及其周边更易形成塑性区优势扩展面,但对后续的塑性区发育速度和形状影响不大。龙门山区域构造系统的形成是板块挤压、地表侵蚀和沉积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断裂带形成后,龙门山及以左的川西高原持续隆起,平均抬升速率约为1.38mm/yr;龙门山断裂带以右的川西坳陷只有较小的抬升量,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落差。龙门山及其松潘-甘孜高原区域经历隆起-剥蚀,而四川盆地区域经历沉积作用。依据模拟结果和矿物组合分析推测了龙门山及附近区域的岩层与地貌的演化历程,二叠纪之前该区域海洋覆盖;三叠纪时山脉隆升,海洋退化;侏罗纪之后,龙门山以西快速隆起,在侵蚀作用下,深部岩体出露于地表;到目前为止,在板块挤压、侵蚀和沉积作用下,由西到东呈现松潘甘孜地块、龙门山断裂带、川西坳陷、龙泉山和川中盆地,模拟结果与实际的地形地貌大致相符。综上所述,本文丰富了蝶形塑性区的理论内涵,提出了主应力比值极限随深度增加呈收敛性、蝶形塑性区现象对判定准则的低依赖性、蝶形塑性区扩展对中间主应力的弱敏感性、塑性区发育的大尺度方向不变性等观点。拓展了蝶形塑性区的应用领域,实现了矿业工程到地震学和构造地质学等领域的跨越。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对断层形成的过程反演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对断层附近的地震灾害、地形地貌演化以及煤矿生产中的巷道支护、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等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地下介质普遍呈现出速度各向异性,即介质中地震波的速度随着传播方向的变化而改变。沉积地层通常表现出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ly isotropy,TI),根据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空间方位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垂直对称轴TI介质(Vertical transversely isotorpic media,VTI)、水平对称轴TI介质(Horizontal transversely isotro
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用于自主定位以及进行路径规划的关键技术,而基于图像的视觉SLAM更因其采集数据的丰富性以及应用场景的广泛性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基于多视图几何以及非线性优化的视觉SLAM方法框架由于不包含图像高级语义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智能机器人的交互要求,而将视觉SLAM与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地质环境愈加复杂,软岩工程灾害频发,这给软岩工程问题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软岩之所以不同于普通岩石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成分,由于黏土矿物微结构的特殊性,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尤其是遇水后会发生膨胀、崩解作用,导致其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目前对软岩大变形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变形特征及原因、工程力学性质和工程支护技术等宏观方面,然而,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其微观变形及破坏机理却
潮湿细粒煤炭的干法筛分一直是煤炭筛分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然而,传统的筛分设备在筛分潮湿细粒物料过程中存在堵孔严重的现象,降低了筛分效率,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筛分行业的发展。振动弛张筛是一种利用筛面做弛张运动来实现物料筛分的设备,具有筛面加速度大、筛分效率高、不易堵孔和适用性强等特点,可有效用于潮湿细粒煤炭的干法筛分。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由于没有深入理解振动弛张筛的振动机理,所研制出的振动弛张筛普遍存在
煤岩在长期的地质运动过程中其内部广泛分布着各种尺度的裂隙。这些裂隙正是瓦斯和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移通道。在地下采煤过程中会打破原有煤岩内部的力学平衡,导致裂隙网络发生延伸、断裂等变化,进而引起瓦斯、地下水的突出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因此,研究煤岩应力场的变化下裂隙的演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煤岩CT图中裂隙的准确识别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煤作为一种自然体,在煤岩CT图像中裂隙背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获取方法、设备的快速发展,个人身份识别技术已经在国家公共安全与监督服务、周界安防与军事侦察领域、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身份证、口令、智能卡等技术,这些传统方法通常存在使用不便捷、伪造、丢失等缺点。因此传统认证方式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开展身份认证的环节越来越多,传统身份识别技术在一些应用领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科
花岗岩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围岩,为了确保处置库安全运行,必须系统研究花岗岩在复杂应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论文首先对北山花岗岩进行单轴及三轴载荷下的力学实验,根据声发射(AE)监测,揭示了在复杂应力状态及环境条件下北山花岗岩损伤演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北山花岗岩非均质模型,揭示了复杂应力状态下北山花岗岩应力应变等变化规律。为研究其水力耦合损伤破坏特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供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占比仍居首位,且预计在未来数十年,煤炭仍是我国能源需求的主要供体。随着煤炭资源不断开采,储量日趋减少,传统留设煤柱开采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亟需解决,无煤柱开采成为未来煤炭资源开采的发展方向,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作为新兴的高效、安全的新型无煤柱开采方法,应用越来越为广泛。且随着浅埋煤炭资源的
随着矿山开采和地下隧道等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岩石工程越来越常见。地质构造复杂的巷道,其围岩与一般均质岩体的变形特性、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也大不相同,其不稳定性问题则更加值得关注。因此,对深部巷道天然填充裂隙型脆性岩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构造裂隙对岩体各方面特性有何种影响;同时利用超声无损检测手段,监测巷道实际应力条件下天然填充裂隙型岩体裂化过程中各超声参数信息变化规律,与其变形破坏过程相结合分析,
煤与瓦斯突出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复杂地质动力灾害,多数学者认为是地应力、煤体中的瓦斯和煤自身物理力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瓦斯地质研究一直面对的难题。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尤其断层构造往往是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频发区带,构造应力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断层构造及其应力环境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对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瓦斯地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