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杂粮饭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效果的观察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及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体健康,相应的巨额医疗开支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20岁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以9240万的患病人数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90%以上都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临床治疗的基础是饮食治疗。在饮食治疗过程中,碳水化合物(CHO,主食)的选择又是决定血糖高低的主要因素。目前在临床上,营养师为糖尿病人选择主食主要使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Foodexchange portion)法。   目的:为糖尿病患者选择适合我国大众的饮食习惯,既方便操作又能与健康人共同食用的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杂粮米饭配方,设计出独具中国饮食特色的糖尿病治疗膳食;并研究杂粮饭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等的影响。   方法:   1.研制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杂粮饭,并测定其GI值。   2.比较杂粮饭和白米饭对健康受试者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   3.比较杂粮饭和白米饭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比较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法和食物交换份法指导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等水平的影响。   4.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本课题研制的杂粮米饭胃肠道反应率低,同时制作方便、口感评分较高;GI=40.2,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55)。   2.低GI杂粮米饭与白米饭相比,餐后血糖曲线平稳,峰值较低;两组健康受试者餐后30 min及60 min的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杂粮米饭组低于白米饭组(分别P<0.01和P<0.05)。两组受试者餐后120 min的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   3.食物交换份及血糖生成指数指导饮食对2型糖尿病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的影响   ①低GI杂粮米饭(GI=40.2)与白米饭相比,两个试验日餐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餐后2h及4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杂粮米饭低于白米饭(P<0.01)。   ②以血糖生成指数法指导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FBG、PBG、HbAlc、TG、TC、LDL-C、UA、FINS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DL-C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1.本课题研制的杂粮米饭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并适用于家庭操作;   2.低GI杂粮米饭与白米饭相比,明显降低健康受试者餐后血糖水平;   3.低GI杂粮米饭与白米饭相比,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以血糖生成指数为指导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在改善FBG、PBG、HbAlc、TG、TC、LDL-C、UA、FINS、HDL-C水平方面显著优于食物交换份法。   因此,可用食品标签列出低GI杂粮米饭血糖生成指数,供食物选择用。低GI杂粮米饭也可作为医院营养科日常提供给糖尿病人的主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论述了培养数学建模意识的途径,并举例说明了数学建模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创新能力的意义,以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 应用意识 创新能力    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建模意识的实证分析    1. 可能性证明  在日常生
摘 要:教学方法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改革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要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学方法 培养能力 个性发展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学改革必然涉及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实践中,应因人、因材施教。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人以聪明,教人以才智。这就要求数学
摘 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接受者。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设计 知识的主动接受者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切科学之母”。然而,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部分学生“谈数色变”,数学成绩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较差,直接影响
机场建设竣工决算虽然属于比较特殊的工程项目,但本质上与所有工程建设竣工决算的工作流程大体相似,而机场建设竣工决算中财务会计工作的及时、准确、完整对最终建设成果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摘 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本文遵循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重点从好奇心的激发、课堂氛围的营造、主体地位的突出、大胆猜想的推行、自学活动的开展五个方面,详尽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    1 激发好奇心,树立创新意识    1.1 用数学发展史激发好
摘 要:“研究性学习法”由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提出,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学习研究活动。本文分析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并阐述了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重点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1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