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SiC MOSFET器件关键技术与器件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SiC)优良的材料特性,使其十分适用于制作大功率高速的开关器件,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目前国内诸多研究小组已经展开了SiC MOSFETs的研制,然而国内研制的这批器件正向电流特性普遍较差。本文立足于国内碳化硅工艺实验平台,开展高压大电流SiC MOSFETs晶体管的结构设计和关键工艺技术研究。本文首先利用Silvaco仿真软件对SiC MOSFETs器件的元胞结构进行仿真设计,主要通过设计优化影响导通器件电阻的相关参数,在最优化正向电流特性的同时满足耐压要求且避免产生寄生效应;之后为满足制作工艺的需求对器件终端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优化。其次开展了大电流SiC MOSFETs晶体管关键工艺实验研究,主要包括:满足短沟道制作需求的SiC MOSFETs自对准工艺;为降低降低源接触电阻,开发出基于Ni金属的碳化硅P/N型欧姆合金工艺;为减少SiC/SiO2界面态密度,摸索了将干法氧化和湿法氧化相结合的栅氧化工艺;为增强SiC MOSFETs栅ESD保护,设计并实验验证了工艺兼容的多晶硅二极管ESD结构。最后整合成熟的制作工艺,开展了大电流1200V 4H-SiC MOSFETs晶体管的流片实验。实验样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非自对准工艺制作的器件正向电流26A@VGS=20V;采用自对准工艺制作的器件正向电流34A@VGS=20V。同时,利用研制的横向SiC MOSFETs晶体管提取了器件的反型层沟道迁移率,迁移率约为20 cm2/V·s。本文基于国内的SiC器件工艺试验平台,通过对高压大电流SiC MOSFETs晶体管的结构设计和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实现了1200V/30A SiC MOSFETs晶体管样品的研制,为国内高压大电流4H-SiC MOSFETs器件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机械式扫路车因无真空吸扫装置,作业效率较高,能耗较低,是一类节能环保型扫路车。机械式扫路车作业时,位于车辆后部的滚扫装置负责将路面上的垃圾扫到垃圾输送机上,并由输送带将垃圾运送到垃圾箱内。文中介绍了清扫系统的工作原理,总体布局,构造功能,零件的选择及设计计算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实施供应链管理成了企业重要的战略手段。很多企业希望在
为实现作物叶片气孔的自动识别与快速计数,该研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中高计算效率的YOLOv3算法,开发了一种全自动气孔识别和计数解决方案。该算法优化了物体检测性能,可准确识别显微图像中的气孔。其中,对指甲油印迹法获得照片的气孔检测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0.96,0.98和0.97,便携式显微镜拍摄法照片气孔检测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0.95,0.98和0.96,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该算法检测
建设农村分布式光伏电站前需要人工消耗大量时间攀爬屋顶勘测尺寸,勘测人员生命安全也缺乏有效保障。针对该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款可以快速搭载的小型无人机五相倾斜摄影相机Z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重任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的素质决
为推广甘蔗预切种良种、良法种植技术,结合甘蔗预切种智能横向切种机的开发,实现甘蔗切种装置对蔗种特征的连续、动态智能识别。该文通过甘蔗切种机黑箱部分内置的摄像机连续、动态采集整根甘蔗表面数据,采用改进的YOLOv3网络,建立智能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拍摄装置内部的摄像头对输入识别系统的整根甘蔗的茎节图像特征进行实时定位与识别,并比对识别信息,及时更新茎节数据,识别、标记出茎节位置,再经过数据处理
【研究目的】1.了解职业苯乙烯工人接触水平及健康损害情况;2.探讨苯乙烯对职业工人的遗传损伤效应;3.以实时荧光定量为检测平台,探讨接触不同苯乙烯暴露水平对甲基转移酶、乙酰
研究目的髂胫束挛缩症(iliotibial tract contracture,ITTC)为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中最轻的类型,多见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髂胫束挛缩症患者在临床上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A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1.6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