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 : 37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取向,实践生存论是人学的基础。实践生存论无疑是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存论研究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实践方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生存论为指导,立足于“人的存在”这一核心范畴,综合运用人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基本理论,并具体运用生存论辩证法、价值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关系进行研究。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从实践生存论角度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阐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一样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根基于人的存在。由于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也表现出其活动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交互主体自觉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和思想政治文化的发展活动。人的存在又是一个关系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关系性,即现实生活世界、教育者、教育中介、受教育者四要素之间的关联互动。正是在描述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统一性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世界得以显现。这是一个特殊的生存世界,生存性、拟制性、独立性、从属性、张力性等是其基本特性。第二,人的存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取向即人学取向,本文在“现实的个人”这一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把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出发点定位为“人的存在”。这一命题的含义为:人的存在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生存论辩证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个体生存价值。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可以看出,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有思想道德教育,当今社会人的共生性存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生存主体间的交往实践过程,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人的生存根基,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它以其双重品格表征人的存在的特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根据这一命题,本文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命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特殊实践,它是人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中存在,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中生成,人的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中实现。人的存在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具体表现在多方面,即人的语言存在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性、人的时间存在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人的文化存在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人的理解存在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性等。第四,根据马克思的经典命题“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本文提出“人的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诉求”之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本来就根植于生活,教育主体、教育中介、教育环境都根植于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就是为了人的生活,它能引导完整生活的融合、平衡世俗生活和意义生活、协调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生活具有总体性特征决定了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是总体性人的生成。总体性的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生存维度具有协调作用,对于人的本质占有具有保证作用,对于人的存在理想状态具有导向作用。第五,本文通过把人的生活相对区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个领域,对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建构。面向物质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生产观教育和消费观教育,生产观教育包括安全生产观和生态生产观教育,消费观教育分为节约消费观、生态消费观、法制消费观教育。面向社会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集体主义教育和共同生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融入集体、实现个人利益,又要引导受教育者改造集体、增强集体真实性,共同生活教育包括宽容、合作教育与诚信教育。面向精神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从知、情、意三方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批判有神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进行。第六,根据人的生存矛盾和生活的辩证法,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根据人的存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提出坚持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原则,人的理性是说理教育法的依据,人的非理性是情感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感染教育法的依据。根据人的存在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提出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统一的原则,思想预测法、预防教育法、循序渐进法的依据是人的存在之连续性,危机、遭遇、唤醒、告诫和召唤是非连续性教育的形式。根据人的存在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提出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激励教育法根植于人的现实性,想象的方法根植于人的超越性。根据人的精神生活是真、善、美的统一,提出坚持真、善、美结合的原则,真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原则,善的精神要求方向、民主、平等原则,美的精神是审美渗透法的依据。
其他文献
媒介融合作为传播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成为近期传播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人本管理激励机制的若干对策。
在发达国家,经济型酒店是一种发展得非常成熟且成功的酒店经营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经济型酒店已成为酒店业发展的热点领域。宜居酒店是一家区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苏童毫无疑问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得利于作家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而且也直接和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紧密相连。作家苏童给人的印象总是温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于我国而言,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来,截至2006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2%,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至此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老年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新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164例作为脑梗组,选取同期16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不断相互渗透,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海外并购活动更是日趋活跃,成为国际投资的主体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导推动力量。随
作为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阅读在中国英语教学中一直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要求之一。随着人们对阅读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化,阅读
张爱玲早熟早慧,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异数”。本文分析张爱玲小说滋生男性丑的社会文化渊薮,对小说中男性丑的审视,揭示男性丑的策略手段,以及张爱玲书写男性丑的文化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