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机制。1999年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迅速增加,就业率下降,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本文试从劳动市场供给的角度阐述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及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就业”、“大学生就业”等概念做出了界定,并简单的介绍“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历史、现实两个维度详细介绍和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状况,这一部分是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背景及扩招的状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阐述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包括:使第一劳动力市场与第二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对比发生变化,激化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矛盾;放大了原有的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间的差距,激化了大学毕业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没有缓解第二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矛盾。第三部分提出要理性的看待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间的关系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既不能因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陷入恐慌,停止扩招,也不能漠视问题的存在。第四部分从制度和观念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制度层面包括:适当控制高校扩招的规模、速度,规范高校扩招行为;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深化教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积极拓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领域;采取优惠激励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完善和有效利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观念层面的对策及建议包括:转变大学毕业生的“精英就业观”;转变家长“大学生=高收入”的观念;用人单位应取消歧视性招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