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冲击防护结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用运载装备的发展呈现重载化、高速化的趋势,而军事装备所处的冲击环境也不断恶化。各种民用和军用的结构、人员与设备的冲击防护问题俞显重要,对结构的冲击防护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动力与操控等方面的指标还需对防护结构重量有所限制。因此,分析冲击防护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模式和吸能机理,提出使结构冲击防护能力提升并控制结构重量的方法,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碰撞冲击和爆炸冲击两种荷载工况,研究冲击防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并提出轻质构型。针对轴向碰撞冲击问题,建立了薄壁管结构冲击性能的提升设计方法,提出了截面分区变厚度薄壁管设计、局部强化截面变厚度多胞管设计,并推导了薄壁管吸能性能的预测公式。针对横向碰撞冲击问题,研究了含内部填充的薄壁梁的吸能性能,提出了基于内部填充加强筋的薄壁梁吸能提升设计,分析了其冲击防护性能。针对爆炸冲击防护问题,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的格栅夹层板结构抗冲击性能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出一种腹板梯度分布的格栅夹层板;考虑夹层板受到面外动态压缩的响应阶段,提出了对基本单元强化设计的格栅夹层板结构的新构型,并分析了结构的吸能性能。具体内容和成果如下:(1)截面分区变厚度薄壁方管轴向压缩性能分析与设计。根据薄壁方管轴向压缩下的耗能机理,提出截面分区变厚度设计,在折角区域采用较厚的壁厚实现局部强化。基于基本变形理论对轴向压缩下截面分区变厚薄壁方管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平均压溃力的预测公式。对均匀壁厚和截面分区变厚度的薄壁方管进行轴向压缩试验和仿真分析,验证了局部强化设计的合理性和预测公式的正确性,讨论了截面参数对截面分区变厚薄壁方管轴向压缩性能的影响,并对截面参数进行了优化。截面分区变厚度设计显著的提升薄壁方管轴向压缩吸能性能。(2)局部强化截面变厚度多胞管轴向压缩吸能分析与优化。将正方形多胞管的基本折角单元分类,并考察各种基本单元在轴向压缩下的能量吸收性能。基于不同基本单元吸能效率的差异,设计了一种截面变厚度多胞管,并对正方形多胞管的截面厚度进行了优化。采用理论和仿真的方法考察了截面变厚度多胞管的轴向压缩吸能性能,建立了截面变厚度的多胞管轴向压缩下能量吸收性能预测公式。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考虑基本单元吸能效率的局部强化截面变厚度设计提升了多胞管的轴向压缩吸能性能;理论预测公式能快速、准确预测多胞管的轴向压缩吸能性能。基于截面厚度分布优化设计结果,提出了吸能性能更佳的截面变厚度非凸多胞设计。(3)基于填充加筋的薄壁方管(梁)横向冲击吸能性能提升设计。通过分析空心薄壁方管、多胞方管和填充泡沫的薄壁方管横向冲击下的变形特点,提出通过填充加筋来改变薄壁方管的截面拓扑形式。加筋和薄壁管相互影响可以改变结构的弯曲变形模式。加筋和薄壁管之间的连接难以描述,本文考虑两种极限连接情况的结构性能,并利用加权求和的方式来估计不同连接强度结构的性能。对几种填充加筋薄壁管的横向冲击性能进行数值分析,发现填充加筋可以使薄壁管在横向冲击下的能量吸收性能和剩余抗弯能力得到了提升,加筋的截面设计还能进一步提升结构的性能。(4)面向爆炸防护的格栅夹层板设计方法。分析格栅腹板的参数对夹层结构性能的影响,建立夹层腹板参数与等效板厚度的等效关系,将夹层板等效成一定厚度的实心板。采用混合元胞自动机方法设计固支等效板在不同载荷下的厚度分布。根据等效厚度分布和各正交方向上的应变分布特点,将夹层板根据功能在平面内分成3种区域,并按照夹层腹板参数与等效板厚度对应关系在不同区域内设置腹板参数。根据这种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了4种形式的梯度格栅夹层板,具有良好的承载和抗冲击性能。相比其他优化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效率较高,且对初始设计要求很低。(5)基于基本单元强化的格栅夹层板面外压缩吸能性能分析与优化。为提升格栅夹层板面外压缩吸能性能,需要对格栅夹层板进行优化设计。考虑到格栅由“十字形”基本单元周期性排列构成,因此考虑对“十字形”基本单元进行强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基本单元强化的格栅夹层板。考虑到结构的几何不对称性,在理论分析时引入几何差异系数,并建立改进格栅夹层板面外压缩性能预测公式。对改进的格栅夹层板面外压缩性能进行分析,并对格栅夹层板的截面特征参数进行了协同优化设计。对于格栅夹层板,单一截面参数设计带来的面外压缩吸能性能的提升有限,协同设计多种截面参数可以极大的提升结构的面外压缩吸能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也发展迅猛。文本匹配算法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有许多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信息检索,问答系统,机器翻译,对话系统,复述问题等。传统传统文本匹配算法主要通过人工对文本特征进行建模,模型效果很依赖人工特征的设计,并且在表述文本上会产生维度灾难问题及数据稀疏问题,严重限制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现阶段文本匹配主要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的技术,借助大量的训练数
本文研究的是深部金属矿山岩爆卸压爆破控制技术研究。正如前研究证明了,矿床是加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有价值的材料。人类对矿藏的无限需求导致地下矿山的开采深度不断
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随着人类在近百年来对地下空间扰动的增多,渗透到了绝大多数的地下工程结构,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岩石破裂现象。这种现象不仅
锆钛酸铅(PZT,Pb(ZrxTi1-x)O3)是信息功能陶瓷材料领域里重要的一类铁电压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和工艺稳定性。PZT薄膜能够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高效相互转换,在小型
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能改善动脉弹性功能,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几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由于运动调控动脉弹性功能的机制复杂,运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数据量将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物理存储数据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但是为了安全考虑,上传之前通常对数据进行加密。将数据加密之后再上传到云服务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数据的隐私保护,但是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当“云”用户需要在加密数据中查找文档时,需要先下载到本地物理存储设备,在明文状态下进行查询。为了解决这种困扰,许多学者对可搜索加密进行了研究
在传感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光纤传感器可以有效地将传感器微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具有传统电学式传感器不具备的优势,其中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为实现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小型化和易于集成的光纤传感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传统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性能对其中金属层的类型和厚度都有着较大关联,制作完成后无法再对结构进行参数调节,同时加工过程加工精度难以控制,因此制作显得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本文提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目的为解决关中地区渭河沿岸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秦岭输水隧洞为调水工程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全长81.77 km,
随着我国特高压系统的发展,北方的太阳能和风能及南方的水力资源能够顺利输送到东南沿海城市。为了能够更安全、更高效地输送能源,特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水力压裂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技术,通过在目标储层注入高压压裂液,从而产生人造裂缝并沟通天然裂缝进行储层体积改造,增加目标储层的导流能力达到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