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校转运车的路径规划及轨迹跟踪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是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是移动机器人自主完成作业的基础。随着应用需要,人们对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路径规划方法和轨迹平滑方法未考虑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路径不符合实际运动导致轨迹跟踪效果不理想,对于重心较高的移动机器人存在横向受力频繁变化的问题。本文以装校特殊模块的转运车为研究对象,该车因结构特殊和模块较重使转运车重心较高,研究转运车的路径规划优化以及轨迹跟踪问题,设计基于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的转运车轨迹跟踪控制器,使得转运车能够平缓行驶,并以要求轨迹和位姿到达目标点。基于需求建立转运车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分析激光导航仪的多边定位算法,并根据反光板匹配原理对反光板布置提出要求。用栅格法对环境建模,采用势场蚁群路径规划算法。引入双向障碍物检测法解决传统人工势场法死锁和目标不可达的缺陷,改进信息素初始分配、信息素更新机制,协调算法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在复杂环境下,算法平均迭代次数13次,平均路径长度与最优路径长度仅差0.53%。为满足转运车实际运行以及目标点位姿,需要对折线路径进行平滑处理,实现平稳符合实际行驶的轨迹。在分析传统贝塞尔曲线可能经过障碍物的不足之后,引入障碍物点以优化路径拐点,并根据障碍物点划分路径,对每段路径进行平滑处理。参数化四阶贝塞尔曲线,考虑转运车动力学包括侧翻、侧滑、前轮转角等约束以及每段轨迹之间曲线连续和曲率连续,将轨迹规划问题转换为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最后结合速度规划与轨迹曲线得到参考轨迹。针对轨迹跟踪控制问题采用基于运动学模型的线性时变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器。本文采用动态权重策略,在较大误差时根据纵横向误差调整权重系数,加快轨迹误差收敛。同时根据不同路径优化算法的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参数,使算法适应不同路况,提高转运车的工作效率。在Matlab上搭建仿真平台,验证轨迹跟踪器在直线以及圆形参考轨迹上的跟踪效果。仿真跟踪四阶贝塞尔曲线的轨迹,前轮转角最大值降低46.7%,载荷转移降低83.3%,验证路径优化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具有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同时还克服了手动变速器换挡时动力中断的缺点,目前已成为车辆变速器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考虑动态服役性能和驾驶行为及行驶环境的DCT智能控制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任务二“内外部激励下DCT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为依托,结合企业提出的动力总成悬置对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以硫酸盐气溶胶为代表的污染物颗粒是促使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硫酸盐的产生以及演化机制一直以来都是一项研究热点,对于科学治理雾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从原子、分子层面研究小尺度磺酸团簇的电子结构对揭示其成核机理非常重要,然而磺酸阴离子在气相条件下十分不稳定,难以直接探测这一类阴离子的电子结构特征;此外,对于阴离子光电子能谱的模拟,缺少一种可靠的理论计算策略。
缺陷检测在纺织品、玻璃制品、钢材、道路交通、芯片等工业应用领域有非常大的需求,传统上一般使用人工和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但是,人工检测效率低、速度慢;而传统的机器视觉检测又需要依赖一些人为设计的特征,且鲁棒性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高以及深度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使用深度学习方法,特别是使用目标检测方法进行缺陷检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Cascade R-CNN是一个较新的、检测效果较好的二
四足机器人被广泛地运用在救援、野外作业等作业上,作为一种地面载具,开展对四足机器人在不同地面,即硬质地面和松软地面下的步态规划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四足机器人在不同地面下的步态规划问题,开展对腿部机构运动学、动力学、足端地面力学、稳定性分析、落足点计算以及步态规划等问题的研究。(1)开展了对腿部结构的运动学问题的研究。本文基于实验室已有的可切换自由度(单自由度和双自由度之间可切换)的腿部机构,针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物理过程之一。在涉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各类模型中,半经典Rabi模型和量子Rabi模型是两个基本且重要的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量子系统的研究和控制中,包括核磁共振、腔量子电动力学(QED)和电路QED。半经典的Rabi模型描述的是一个量子比特与一个单模的经典场的相互作用。量子电池作为一种用于临时储存能量的小型量子机械系统,可以作为媒介将能量从产生能量处转移到能量消耗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能源资源的紧缺,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零污染和电能可再生的优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之一。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在电动汽车遭受碰撞冲击时,电池包系统很可能会产生起火、爆炸、短路等现象。在对电动汽车结构进行研发设计同时,考虑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特别是电池包的安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以一款由传统燃油车改装而来的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
作为推动检验医学进步的存在,医学检验仪器正在向高、精、尖的方向不断发展,部分检验设备却逐渐缺失基层大规模应用的适用性,“三大常规检验”之一的尿液检验分析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尿液检验分析在许多疾病诊断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肾脏与泌尿系统疾病,在预后观测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为保证尿液检验分析结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检测结果缺一不可。然而购买两类设备的高额成本与完成两次检验的繁琐
缺陷存在于广泛的材料家族中,其中不乏有二维异质结材料。当两种晶格失配度较大的材料形成异质结时,界面区域会出现失配位错以释放一部分应变能。目前关于横向异质结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共格界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含有失配位错的半共格锯齿型BN/Al N异质结纳米带的电子和光学性质。本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文中构建了多种界面的锯齿型BN/Al N纳米带结构,发现界面处存在失配位错
河口湿地位于陆海交互地带,地球生物化学过程活跃。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大量活性氮输入到河口环境中,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深入理解氮循环微生物过程有助于应对河口氮污染等环境问题。硝化过程在氮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全程硝化菌(comammox)的发现,即单一微生物个体将氨直接催化为硝酸盐,改变了一百多年来硝化过程需要两种不同微生物催化的传统认识,该发现也使comammox成为硝化微生物过程的
从古至今,人类就没有放弃过对飞行的探究,尽管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等人类发明的飞行器已经足够优秀,但是其飞行性能比之自然界的飞行生物,尤其是昆虫,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自然界的生物普遍使用的是扑翼进行飞行——通过调整翅膀的运动模式,使自己拥有出色的飞行机动能力。生物的扑翼飞行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对扑翼的研究有助于我对扑翼飞行器的设计研究,尤其是厘米量级的微飞行器(MAV)。这是因为,在厘米量级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