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及煤质预测三维可视化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bas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全球,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处理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煤炭行业,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课题基于煤炭企业煤质管理工作实际需求,探寻煤矿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及其煤质核心指标预测模型,并将预测过程及结果以三维可视化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克里金插值算法选择并拟合的变差函数模型不能较好的反映实际地质空间变化趋势的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克里金插值(UPSO-Kriging)方法的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高程插值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粒子群(PSO)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解等问题提出自适应粒子群(USPO)算法;之后将UPSO算法引入至克里金插值中求解变差模型参数,完成变差函数模型的拟合,构建基于UPSO-Kriging方法的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高程插值预测模型,并基于某煤炭企业已开采发生的综采工作面实际数据进行高程插值估算,分别与原始克里金插值法以及粒子群优化克里金插值(PSO-Kriging)插值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通过UPSO-Kriging方法插值所得高程值相比其他方法估算精度更高,更能准确描述实际地质情况;最后通过分析插值所得数据特点基于规则网格法建立DEM空间数据模型,为工作面煤层结构三维可视化奠定理论基础。(2)针对某煤炭企业通过经验公式进行煤质核心指标估算过程中,预测区域中包含矸石体积求解依赖人工估算,误差较大的问题,首先提出格网法进行不规则矿体体积计算的思想;然后针对原始方法在不规则体计算过程中存在的格网面积计算精度不佳问题引入蒙特卡洛方法进一步优化,完成不规则矿体体积的求解;最终建立基于蒙特卡洛优化方格网(MC-Gird)法的综采工作面煤质核心指标估算模型,运用实际工作面数据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蒙特卡洛优化方格网(MC-Gird)法应用于煤质核心指标预测模型估算所得指标数据更接近实际采样数据。(3)在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针对现有三维可视化软件移植性较差以及煤炭企业生产部门较多且子单位分部较远的情况,基于SpringBoot+SSM框架的四层架构设计模式,设计了操作简洁、控制层与业务逻辑层完全分离的综采工作面煤质预测及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了相关的数据管理、地质图形绘制与展示、煤质预测以及报表输出等基本功能,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煤矿掘进工作面的超前预报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矿井直流电法超前预报以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而得到广泛应用。论文基于不同位置地质异常体及巷道的影响,对矿井直流电法超前探测进行有限元正演数值模拟。求解了多点源供电情况下不同地电模型,对全空间无巷道电场的分布电场分布有了一定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巷道存在的模型,通过改变多点电流源的在巷道中的位置,供电电极的个数和供电电极极距建立不同模型,分析了不同
基于董东煤矿开采地质条件,以50107工作面运输巷道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工程实例等研究方法,对不同采高及煤岩强度下的无煤柱开采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分别对顶板覆岩破坏的结构特征、巷道顶板稳定性、矿压显现规律、沿空留巷动力失稳机制及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的现场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成果主要如下:(1)通过对沿空留巷数值模拟分析可得,顶板下沉量距离煤壁越远下沉量越大。随着切顶高度
频率纠缠源由于具有强的频率关联和时间关联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如量子时间同步、量子定位等。目前,随着国内量子时间同步等领域的发展,进行相关领域的实验研究时需考虑频率纠缠源在长距离传输链路中的损耗及在户外试验的便携性等问题。这对频率纠缠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有一款能够产生高单光子数、高符合计数且便携可搬运的纠缠源。然而,国内已有的频率纠缠源在这些方面仍然无法满足现代量子时间同步等实验
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不同的脉搏信号处理算法将得到不同的诊病效果。本文主要研究脉搏信号的处理和尘肺病的脉诊算法。在脉搏信号预处理方面,针对目前脉搏信号区间选择阈值参数多、异常点检测不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脉搏信号区间选择方法,利用信号的峰谷差和一阶导数检测异常点,能更准确地检测脉搏信号的异常并获取有效的信号段;针对脉搏信号周期起始点与脉图不符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去基线漂移与周期分
随着智能手机、家用电脑等数码设备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图像等可视化数据在互联网的共享平台上随处可见,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研究者们提出了图像检索技术。但由于技术限制和用户的习惯,搜索引擎都提供基于关键词的图像检索,这种检索方式需要提前使用关键词对图像进行标注,但仅依靠手工的方式进行标注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图像自动标注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传统的图像自动标注算法由于模型复杂且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韧性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韧性的增强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承载空间。在当前建设韧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城市韧性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韧性与基础设施建设耦合与互动,是当前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也是未来建设韧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中国大
从脑电信号中重建视觉刺激图像不仅扩展了脑科学的应用领域,还加速了对大脑工作机制的深入探索。本文以基于脑电信号的图像重建关键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重建图像模型的改进、基于脑电图信号重建图像方案的设计、超分辨率图像增强算法的改进等内容展开研究,具体如下:(1)针对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模型的图像重建性能较低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多视图深度生成式模型。首先,概述了多视图深度生成式模型的优缺点
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连接纽带,对于电动汽车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精确估计,是保证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能量管理的前提。论文以提高电池SOC估计精度为出发点,研究了基于电池模型的SOC估计方法。首先,在分析现有电池模型精度和复杂度基础上,选用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为了获取不同SOC值下的开路电压值,选用高斯三项式函数进行电池模型的OCV-SOC关系
针对传统土钉墙面层的保守设计,有学者提出一种由防护层和束缚层组成的具有一定防渗、防火性能和抗拉强度的基坑支护面层代替传统混凝土面层的新型支护结构,并将该支护结构命名为柔性面层土钉墙,为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种新型支护结构,推动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并完善相关规范及规程。本文通过自行设计室内模型进行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柔性面层土钉墙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研究柔性面层土钉墙在开挖和加载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
重力式挡土墙作为支挡结构的一种类型,在黄土地区边坡工程中广泛应用。建筑边坡在经过科学合理治理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是毫无疑问的,但边坡工程服役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土体强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从而引起稳定性降低。然而目前关于黄土地区建筑边坡挡土墙治理效果评价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次研究以黄土地区典型服役期建筑边坡挡土墙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现场监测、模型试验及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