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众筹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产品在众筹平台上涌现。然而,众筹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状态,潜在投资者规模较小、投资回报率较低等问题依然突出,现如今如何提高大众参与度成为筹资者迫切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从创新视角出发,从主观和客观层面探讨:(1)支持者投资意愿和行为的各类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和重要程度;(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众筹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产品在众筹平台上涌现。然而,众筹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状态,潜在投资者规模较小、投资回报率较低等问题依然突出,现如今如何提高大众参与度成为筹资者迫切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从创新视角出发,从主观和客观层面探讨:(1)支持者投资意愿和行为的各类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和重要程度;(2)各类因素对创新产品和非创新产品影响过程的差异性比较。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提高筹资者众筹绩效提供有效合理的管理启示。首先,潜在支持者具有投资意愿是其完成投资行为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先从主观层面上探讨感知创新对支持者投资意愿的作用。基于达标理论,构建了以成本-收益为框架的研究模型。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者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398份有效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个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和统计检验,然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感知创新对众筹支持者投资意愿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作用,且比其它影响因素更重要。进一步地,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客观层面上探讨产品创新对支持者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信息过载理论,建立了多元回归研究模型。通过网络爬虫获取京东众筹科技类产品的数据,利用多项式朴素贝叶斯文本分类技术对产品的创新性进行分类,并将预测结果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创新调节了文本长度、评论数量以及选项数量与支持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综合主客观维度下创新对支持者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针对产品众筹中的创新产品和非创新产品,向筹资者和平台管理者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性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有如下三点:(1)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探究了创新对众筹支持者投资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创新在支持者投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与产品众筹相关的研究贡献了新的视角;(2)建立了感知投资意愿和实际投资行为两种维度的研究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支持者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产品创新在其中起调节作用的研究结论,这些发现有利于筹资者根据产品创新程度制定相应的筹资策略,这对提高大众参与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在衡量众筹产品创新程度的研究中引入文本分类技术,根据众筹产品的文本描述,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创新程度的分类,从而为产品创新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多次强调要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压力,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传统“藏粮于库、藏粮于民”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
《职业教育法》以立法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定位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通。要实现普职有效融通,核心问题是课程衔接。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内部各层次的衔接不畅,尤其是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不足。美国社区学院以转学教育为纽带,以课程衔接为核心,通过立法确保了社区学院到大学本科的连贯一致的课程体系,为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提供了有益借鉴。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被压抑的电影产能不断释放,但“低评分高票房”电影的频繁出现值得关注。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这些电影的背后,观影群体间有什么的消费趣味差异?这一趣味差异是怎样呈现和形成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观影者趣味消费行为的机制是什么?在区隔理论和文化菱形的视角下,以青年观影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访谈和网络田野观察的方式,首先考察文化菱形中的消费者,聚焦青年观影者的消费趣味。发现
近年来,高中英语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2001年的课标中首次提出“文化意识”作为独立的培养内容。2003年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将“文化意识”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列为五大教学目标。至此,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成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2017年颁布的最新《课标》,首次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
本报告的探究对象为《基于农户“动机-认知-行为”的农业废弃物绿色利用影响机理研究》该学术论文的汉译英文本。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以切斯特曼的翻译策略为指导,因此本报告结合了具体译例,着重探讨了切斯特曼的翻译策略对信息型文本,尤其是对社科类论文翻译的指导意义。学术论文属于纽马克文本类型中的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最关注的就是内容和信息,因此,为了忠实清晰地传达原文信息,译者需要思考如何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栽植作物,是古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生产活动。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包含了许多内容,经卷教义、高僧居士、佛寺田产等,这些都是组成佛教的重要元素。其中佛寺植栽研究较少。佛寺内的植栽文化,是一种宗教符号,是佛教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传播佛教的一种载体。佛教传入早期,大概在东汉至魏晋时期,佛寺植栽并未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仅用作佛寺的造景作物。当时社会的达官贵族舍宅为寺,这些寺内的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业是其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学业带来的压力也成为了初中生面临的主要压力。学业压力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压力,当个体内源性学业压力较大时,会产生回避行为,即拖延行为。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此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展成熟的关键阶段,长期的学业拖延会降低初中生的学习效率,损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学业压力与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讨其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选取
本研究根据中国学习者学习法语塞音,学习者语言背景与外语语音的相关性。研究以不同方言背景(吴语区/非吴语区)的法语专业学习者为实验对象,以爆破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为相关声学参量,探讨中国法语学习者的塞音发生情况,探索学习者语言背景中浊塞音的有无对外语语音学习的影响。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实验被试、通过录音采集、语音材料设计与编辑、语音感知实验实施等声学实验完成。经问
外语学习在国际交流和国际商务等许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所有外语中,目前英语在教育,商业甚至政治领域中是最强大的语言。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发现语音学习对学生并不容易,探究学生英语发音共同错误的原因非常重要。本文旨在探究中学生英语单元音发音总体习得情况、英语单元音发音的整体可理解性以及男女生单元音发音的元音分布结构。作者从宣城中学选拔60名(男女各30名)学生参加实验,朗读11个含
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2019年ABA法律职业报告》的英译汉翻译实践完成。该翻译实践旨在通过准确、通顺的译文描述美国律师职业的发展状况。本报告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针对文本特点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翻译案例的翻译策略。在词汇层面,本文作者主要讨论了专有名词、法律称谓语和名词化成分的翻译。针对这些词汇,译者需要了解美国法律体系,借助词典、网络搜索引擎和平行文本等资料,通过直译、增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