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动词隐喻的翻译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ac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其中隐喻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围城》中的隐喻翻译进行了研究。以往对于《围城》中的隐喻翻译的研究大都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关联理论、功能对等理论、顺应理论等。本研究以Goatly(1997)的四个动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关系与存在过程)为基础,将动词隐喻定义为动词与其逻辑上的主语或宾语构成异常搭配,在《围城》中搜集到61条动词隐喻,并对这些动词隐喻做出细致、合理的分类,探讨其在英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动词隐喻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可能被保留或消失在目标语言中。并且,不同类型的动词隐喻的翻译方法也不同。对于保留在目标语中的动词隐喻,第一,当原语和目标语言中有相同的隐喻性动词时,动词隐喻采用直译法。第二,当目标语中有相似的隐喻性动词时,采用意译法。第三,当目标语中没有与原语对应的隐喻性动词时,采用代替法。对于另一些动词隐喻,不管是使用以上任何一种译法,都无法将隐喻意义传达给读者,这种情况下采用删减法,即原语中的动词隐喻在目标中消失。本研究还有许多不足,可以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
其他文献
济慈作为18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一颗耀眼的明星,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壮美诗篇,其别具一格的诗学观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T·S·艾略特作为20世纪占据突出地位的文学批评家,在他的一系列批判性文章和演讲中阐明了自己的诗学观点,极大地推动了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虽然现代主义诗人以反对浪漫主义著称,但通过仔细研读济慈和艾略特的诗学作品,二者诗学中的异同之处并举,有着较为复杂的联系,值得深入研究。然而,鲜
本论文是关于《融合人工智能的在线学习:在线教育的未来》一书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该书由马耳他作家马修·蒙特贝洛撰写,是一本介绍在线学习技术的科技类书籍。本文选取了该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作为翻译及分析材料。第六章作者基于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了定制在线学习的相关模型。第七章是对该模型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原文属于科技文本,文体正式,语言客观,包含众多专业术语,且句子结构复杂,被动句、长难句使用广泛。所以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石,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的“头号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移民不仅
一直以来,老挝都是非常贫穷的国家。这使得老挝的社会服务水平一直处在非常低下的状态,进而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自老挝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之后,老挝才开始关注旅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国际旅游也正式开始起步。纵观老挝国际旅游发展的35年历史,老挝的国际旅游也经历了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较为不错的成绩。作为一个在中国留学多年的留学生,通过我在中国的观察与
普宁市人口规模大,加之由于广东省省内自身的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像普宁市这样连三线城市都算不上的县级市,其市民深受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繁荣经济发展势头所吸引,他们带着改善生活条件、提升社会地位等期盼纷纷流入到这些一线城市中。到外地务工或经商谋生是一种机遇,但是由于异地高中教育资源紧缩,普宁户籍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后在异地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则成为一种挑战。因而,越来越多的普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选
《台语族稻作文化》这一学术著作由泰国学者通田·纳占侬整理编撰,分作八章深耕了台语族的稻作起源、神话传说、风俗仪式、稻作信仰等。“台语”的概念是语言学家李方桂从“侗台语民族”这一概念中分离出来的,是指具有相同历史渊源和语言文化的多个民族的集团,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省区、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甚至远至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广大地区。本报告立足于《台语族稻作文化》第五章(节选)的汉译实践,主要运用中
“一带一路”涉外档案文献,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记忆,更是文明交流的符号,承载着亘古常新的丝路精神,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涉外档案文献编研,将国家级档案馆形成的“一带一路”涉外档案文献编研成果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现状进行调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总结出编研主体合作意识有待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有待深度开发、各载体形式编研成果质量有待提升、编研成果主题类别不够均衡、编研成果构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如期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脱贫成果举世瞩目。但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代表着贫困的消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扶贫时代,建立健全返贫阻断的长效发展机制,才能做到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2020年后我国农村贫困将会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等形式存在,巩固脱贫成果和阻断返贫的工作应该继
抗疫精神弥足珍贵,将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有利于弘扬抗疫精神,也将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实例去培根铸魂,从而以学促行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抗疫精神的存在与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抗疫精神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思政课改革,做好学校思政课教学成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成的关键一环。初中小学既是是九年义务教育又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做好初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衔接,深化开展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学段。文章立足于初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际,从初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调查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分析初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