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国并购市场蓬勃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许多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优化资源配置、规模扩张和战略转型等目的。另一方面,随着并购市场迅速发展壮大,也带来了诸如估值溢价率过高,并购后标的业绩频频暴雷等许多新问题,造成并购的实际效果不佳。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并购时企业聘请的财务顾问机构对并购方案的制定和把关承担重要职责。基于当下并购市场的现实情况,本文试图从独立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角度出发,探究财务顾问声誉与并购业绩承诺的关系以及影响财务顾问发挥声誉功能的因素,从而揭示我国财务顾问声誉机制抑制并购业绩承诺虚高的机理,为从源头解决业绩承诺虚高问题并且提升业绩承诺的达成效果提供参考。本文在回顾财务顾问声誉与并购业绩承诺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声誉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首先分别构建了并购时财务顾问声誉影响业绩承诺激进程度、在承诺完成时财务顾问声誉影响业绩承诺达成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从并购时(产权性质和外部治理)和承诺期(补偿方式和双向承诺)两阶段选取影响财务顾问发挥声誉功能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以2009-2018年首次公告的买方聘请财务顾问机构且签订业绩承诺补偿协议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财务顾问声誉与业绩承诺的激进程度和达成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财务顾问发挥声誉功能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在并购时,财务顾问声誉与业绩承诺激进程度显著负相关,即声誉有利于抑制业绩承诺激进程度;且对产权性质和外部治理的分组回归结果显示,财务顾问声誉抑制业绩承诺激进程度的作用在非国企并购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时更显著。在承诺完成时,财务顾问声誉与业绩承诺达成率显著正相关,即声誉有利于提升并购业绩承诺达成效果;且对补偿方式和双向承诺的分组回归结果显示,财务顾问声誉提升业绩承诺达成率的作用在现金补偿和双向承诺时更显著;以上结论在替换变量和运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控制样本自选择问题后依然成立。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强化财务顾问战略策划职能、加快政企分开、完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业绩承诺条款的设计和完善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该论文有图1幅,表20个,参考文献1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