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衍生的碳基纳米材料及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由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高效的可持续能源的转变成为一项巨大挑战。锌空气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充电性等优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锌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空气阴极发生氧还原反应(ORR),充电过程发生氧析出反应(OER),然而,ORR和OER的缓慢动力学使其具有较低的功率密度和差的循环稳定性。铂碳和钌/铱化合物分别是高效的氧还原和氧析出催化剂,但成本高、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它们的大规模应用,此外,这些贵金属往往是单功能催化剂,需要混合使用以实现双功能催化活性。开发高效稳定的双功能非贵金属催化剂和空气电极是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得以实际应用的关键。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衍生的碳基纳米材料导电性优良,电化学活性高,是一种潜在的双功能非贵金属催化剂。但是,单纯MOFs衍生物用于可充电锌空气电池时性能仍有待提高,这是由于它们制备过程所需的高温煅烧造成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显著降低,并且颗粒性质也使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结构塌陷和团聚。本论文以MOFs为前驱体,通过引入不同维度基底进行外部结构调控,构建较大范围内具有连续性的一维管状、二维片状双功能催化剂,以及三维宏观尺度的柔性一体化双功能空气电极,探究它们在可充电和柔性固态锌空气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首先,将不同金属比例的Zn,Co-ZIF与一维碲纳米管相结合,通过高温煅烧和硫掺杂制备MOFs衍生的一维氮硫共掺杂纳米碳管复合材料(NSCNT),该材料的一维管状结构有利于反应产物的快速传输和电解液的渗透,并且促进更多氮硫共掺杂活性位点的暴露,在可充电锌空气电池中表现出高的功率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具体地,当Zn和Co的比例为4:1时,NSCNT-4:1显示出最优的氧还原和氧析出双功能催化活性,将其组装到液态可充电锌空气电池时,功率密度高达374 m W cm-2,在5 m A cm-2电流密度下循环稳定时间在2000 h以上。随后,利用三乙基胺的诱导效应,在氧化石墨烯上均匀负载ZIF-67,高温退火处理后得到二维片状石墨烯负载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物(GNCNTs),实现了MOFs衍生二维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GNCNTs-4具有分层多级结构,丰富的杂原子掺杂以及高度石墨化的氮掺杂碳纳米管,进行电化学测试时表现出极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将其组装到液态可充电锌空气电池时,功率密度可达253 m W cm-2,在5 m A cm-2电流密度下表现出超过3000 h的优异循环稳定性。此外,将该催化剂组装到柔性固态锌空气电池时展现出高达223 m W cm-2的功率密度,在1 m A cm-2电流密度下循环稳定时间在24h以上,并且能够为45个发光二极管或i Phone手机供电。锌空气电池是一种有前景的柔性储能器件,将MOFs与三维柔性基底相结合构建一体化双功能空气电极,对获得高性能柔性固态锌空气电池尤为重要。因此,接着在碳布上生长叶子状Co-MOF阵列,通过高温热解得到了一种由氮掺杂多孔碳阵列、氮掺杂碳纳米管和碳布(NCNTs@NCAs/CC)组成的三维柔性一体化双功能空气电极。NCNTs@NCAs/CC电极具有优异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将其组装到液态可充电锌空气电池时,能够提供高达410 m W cm-2的峰值功率密度,在5 m A cm-2电流密度下循环稳定时间超过1500 h。此外,将该电极应用到柔性固态锌空气电池时,开路电位为1.55 V,峰值功率密度也高达240 m W cm-2,在1 m A cm-2电流密度下能够循环稳定40 h以上,实现了一体化双功能空气电极在柔性固态锌空气电池中的优势。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考虑了几类分数阶生物系统的适定性和最优控制问题,其中包括模型的适定性,爆破,解的渐近行为,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及最优控制所满足的一阶必要条件等。本篇博士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分数阶生物模型的来源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回顾了本篇论文中所需要的一些预备知识,最后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果。第二章研究了一类带Logistic源的广义Keller-Segel系统解的全局存在性问题。在已知局部解的
目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目前在骨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然而,PEEK是一种生物惰性材料,纯PEEK材料不能和人体骨组织形成良好的整合。因此,通过改性以提高PEEK的生物活性是研究的热点之一。钽(Tantalum,Ta)是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的金属材料,钽金属制备的内植物在临床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具有良好的骨整合效果。本研究旨在结合钽
在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实施"1+X"证书制度,能进一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现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本文对"1+X"证书制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和现状,重新构建课证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对专业课进行改革,提高职业考试标准,推动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实现学生在毕业时获取毕业证书还能够得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物流管理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探讨了高职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创新途径。论述了学生体质健康创新途径的研究意义,体现在有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效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提出科学对策。阐明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思路及预期目标,提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创新途径,应建立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库,优化教学模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科学指导学生的健身与锻炼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
力学弛豫谱方法(也称为动态力学分析、内耗谱)是研究固体材料和软物质动力学弛豫的主要手段。力学弛豫谱在非晶态体系中广泛应用,对理解非晶态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变形、热稳定性与结晶化等基本科学问题和开发新型非晶态材料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力学弛豫谱设备对样品几何尺寸和材料刚度要求严格,只有满足样品尺寸达到厘米级、材料刚度在102~107N/m范围的条件才能测量。另一方面,多种新开发的、有重要应用的非晶材料
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腺癌是发生率最高的肺癌亚型,占肺癌发生率的40%左右。与其他几种肺癌亚型相比,肺腺癌在年轻、非吸烟女性中的发生率较高,且EGFR基因在该类人群中易发生突变。EGFR是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可通过信号通路调控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血管新生,并且能够抑制细胞的凋亡,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肺癌中,EGFR酪氨酸激酶区的突变主要发
正渗透(FO)技术具有溶质截留率高、膜污染倾向低、水回收率高、能耗相对较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废水处理技术。然而,FO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处理复杂成分废水时严重的膜污染,与其它过程耦合的效率问题以及缺乏高性能的汲取溶质,这些因素制约了FO技术进一步的应用。在本论文中,有机膦酸盐阻垢剂被用作为汲取液来缓解FO处理油田采出水应用中膜的污染,并进一步研究将其作为料液的添加剂来控制超滤
轻型并联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电路板加工、生产线精确分拣、食品行业的转运包装等领域,但是轻型并联机器人机械结构与动力学特性复杂,在高速复杂工况下,柔性连杆、柔性关节与关节间隙等影响因素将会降低其末端执行器的位置精度、工作效率与运行稳定性,现有机器人控制方法的表现大都不尽如人意,存在误差大、算法结构复杂、鲁棒性与可移植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深刻分析轻型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过程及特性,并对其智能控
低温Cu-Cu键合技术是实现电子器件和三维集成电路电互连、机械支撑和散热的关键技术。目前电子封装正朝着集成化、小型化、多功能化和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对键合技术提出了全新挑战,迫切需要发展新型低温Cu-Cu键合技术。纳米铜膏由于小尺寸效应、成本低、抗电迁移性强、导电导热性优良和耐高温等优势,在低温Cu-Cu键合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铜纳米颗粒自发性氧化会降低其键合性能,需借助高温高压和还原性气氛才
在人力成本增长和产品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采用机器人替换人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制造企业的青睐,机器人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相比于机械臂来说,移动机械臂[1-2]是一种新型机器人,它结合了自动导引运输车和机械臂的功能,同时避免了自动导引运输车需要自动导引装置和机械臂不能大范围移动的缺点,非常适合于执行机床上下料任务及物料入库任务。然而,我国的移动机械臂离成熟的工业应用仍有距离,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在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