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西曼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国民党左翼人士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尤其是对沟通和融会中俄文化有突出的贡献。他一生致力于将俄国文化和十月革命的思想理念介绍到中国,着力改造中国传统的革命方式,同时又竭力向俄国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是近代中国沟通中俄文化的第一人。从一定意义上讲,张西曼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的人生走向和心路历程同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路径相应和。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国难日益深重,中国深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裹足不前。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和生灵涂炭的人民,不少仁人志士慨然奋起,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方案。张西曼就出生在《马关条约》签订的那一年,伴随着烽火连天、国难当头的岁月而长大,目睹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种种罪恶及中国人民的种种惨状,从小就“心系春晖图报力”,年仅13岁就加入了同盟会;留学俄国期间接触到秘密传播的列宁、普列汉诺夫的革命思想;十月革命之后,再次赴俄国考察,从而确立了学习俄国革命方法改造中国的思想;壮年张西曼,遭逢日寇侵华,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敌手,他走出书斋,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号;抗战胜利后,面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他又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奔走;当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即将建立之时,他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倒在了人民共和国的大门外。张西曼的思想紧扣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实施救国图强的时代主题,饱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新中国的不懈追求。
本文紧紧围绕张西曼在20世纪前半叶为救国救民而进行的社会政治活动,通过对这些社会政治活动的分析,揭示出张西曼的思想主旨。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重点剖析张西曼留学俄国,特别是十月革命后再次赴苏考察,回国后创建社会主义研究会、翻译出版《俄国共产党党纲》,致力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同时,为了早日完成国民革命大业,他又积极推动孙中山实施“三大政策”,成为最早向孙中山建议“联俄联共”的人士之一,并从此奠定了他一生不变的思想倾向。
第二章重点考察张西曼的教育思想。为了加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张西曼致力于俄语教学、创办俄语学校(专业)、编辑俄语教材,是我国俄语教学的开拓者;同时,为了实现民族的团结和国家安全,他又从事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成为影响中外的民族历史学家。
第三章重点剖析张西曼在抗战期间的社会政治活动。在抗战期间,张西曼积极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在国民党的反共逆流中,他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投降和分裂。其基本主张是对内坚持国共合作,对外联苏制日。
第四章具体考察张西曼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建立一个民主宪政的新中国而做出的努力。他创办《民主与科学》杂志,为建设新的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发起创办“九三学社”和中国民主宪政促进会,支持学生运动,为和平民主建国而努力。
第五章对张西曼的思想特点进行总结。其思想特点主要是坚持真理,永不言弃;仗义执言,直抒己见;爱国主义,超越党派。
总之,本文通过对张西曼的社会政治活动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张西曼的思想特点,让更多的人对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张西曼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