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6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ai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07年至2010年长兴县中医院各科室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COMPACT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2426株,2007年至2010年各年度分离到菌株分别为466株(19.2%)、705株(29.0%)、596株(24.6%)、659株(27.2%),共发现3株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菌株.其中2007年至2010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56.8%、67.9%、70.3%、69.2%.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大多在50.0%以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呈多药耐药现象,对哌拉西林/他唑巴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为5.2%、3.5%、11.8%;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1%.除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1).结论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在逐年上升,加强消毒与院内感染的管理,以及加强耐药菌尤其广泛耐药菌株的监测,严格控制抗生素滥用现象,已迫在眉睫。

其他文献
中国的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一直是在学习、借鉴一些外国博物馆的经验,如今已发展成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相比,在博物馆的数量与质量、从业人员的素质、
目的 探讨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类似物(PTEN)在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MM组织和50例皮内痣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
中国是一个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地方的差异十分巨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以行政区划分的政区面积、人口数量上,也表现在以地理环境划分的自然区的降水量、年均温度以及
目的 测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水平,分析它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及与脂质代谢异常、肾功能、血红蛋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郑洛生平及其业绩。郑洛,隆庆、万历时期任职于明朝北疆,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处在明朝与蒙古交往的第一线,参与和主持处理了明蒙关系中的一些
目的 探讨晋城矿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1885例消化门诊患者及体检者Hp感染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Hp总的感染率59.89%,其中男性感染率61.0%,女性感染率58.3%,男性略高于女性.其中<16岁感染率最低,达51.0%,31岁~年龄阶段感染率最高,达61.1%;从Hp感染的严重程度分析,男性轻中度感染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