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以荣氏、刘氏、吴氏企业集团为中心(1866-1949)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引进是后发国家改变技术落后状况的主要途径。本文以近代中国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在整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近代民办企业技术选择、引进方式的动态过程及其特征,进而剖析技术引进后其内化与创新的复杂图景,科学评价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分析近代中国民办企业技术引进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本文分六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在近代西方科技大发展、中国社会舆论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背景下,阐述民办企业产生时期、初步发展时期、蓬勃发展时期、曲折发展时期、衰落时期的技术引进情况及其特征。 第二,从个案出发,探讨近代荣氏、刘氏、吴氏三大民办企业集团的技术引进概况,主要包括企业机械设备和技术人才的引进概况及其特点分析,以此透视近代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主要内容。 第三,分析近代民办企业的技术选择与引进方式。通过在华洋行进行技术选择是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中国技术市场的扩大、近代通讯方式的发展和企业技术选择的逐渐理性化,技术选择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趋势发展,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方式从早期的间接引进方式逐渐转为后期的直接引进方式。 第四,剖析民办企业的技术内化及技术创新活动。运用技术社会化理论分析近代民办企业引进技术的内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企业的技术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活动。同时,还剖析了民办企业技术梯队的积累过程。 第五,分析近代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绩效。主要是以荣氏、刘氏、吴氏三个企业集团为个案,分析其引进的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贡献。 第六,总结近代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历程及特征,并分析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制约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类似物(PTEN)在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MM组织和50例皮内痣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
中国是一个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地方的差异十分巨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以行政区划分的政区面积、人口数量上,也表现在以地理环境划分的自然区的降水量、年均温度以及
目的 测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水平,分析它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及与脂质代谢异常、肾功能、血红蛋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郑洛生平及其业绩。郑洛,隆庆、万历时期任职于明朝北疆,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处在明朝与蒙古交往的第一线,参与和主持处理了明蒙关系中的一些
目的 探讨晋城矿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1885例消化门诊患者及体检者Hp感染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Hp总的感染率59.89%,其中男性感染率61.0%,女性感染率58.3%,男性略高于女性.其中<16岁感染率最低,达51.0%,31岁~年龄阶段感染率最高,达61.1%;从Hp感染的严重程度分析,男性轻中度感染高于女性,
目的 了解2007年至2010年长兴县中医院各科室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COMPACT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2426株,2007年至2010年各年度分离到菌株分别为466株(19.2%)、705株(29.0%)、596株(24.6%)、659株(27.2%),共发现3株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