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获得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790M突变肺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wug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常见驱动基因之一。一代和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表现出其显著疗效,但治疗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出现获得性耐药。研究发现,获得性EGFR T790M突变是EGFR-TKI耐药常见机制之一。第三代EGFR-TKI对晚期T790M阳性NSCLC有显著疗效。因此,有必要检测EGFR-TKI耐药患者T790M突变状态。本研究旨在探讨一代和二代EGFR-TKI一线治疗耐药后的肺腺癌患者中的T790M突变率及不同临床特征与T790M突变频率的关系,尝试发现获得性T790M突变的高危临床因素,并比较T790M突变阳性患者和T790M突变阴性患者在预后上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就诊,病理确诊为肺腺癌,TNM分期IIIB/IV期,一线使用一代和二代EGFR-TKI治疗后出现病情进展,并再次进行EGFR基因检测病例220例,其中61例(27.8%)为T790M突变阳性,159例(72.2%)为T790M阴性。选取61例T790M阳性病例中,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42例作为试验组,并选取159例T790M阴性病例中的5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入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ECOG评分、初始EGFR突变亚型、脑转移情况、TKI的治疗持续时间、EGFR-TKI种类和初始EGFR-TKI疗效。结合入组患者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790M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92例入组患者中男性36例(39.1%),女性56例(60.9%)。80例(87.0%)患者接受一代EGFR-TKI治疗,其中吉非替尼43例(46.7%),厄洛替尼26例(28.3%),埃克替尼11例(12.0%),12例(13.0%)接受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治疗。对于初始EGFR突变亚型状况,92例入组患者中50例(54.3%)为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33例(35.9%)为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21L858R),9例(9.8%)为混合突变(2例19del+21L858R,3例21L858R+S768I,4例21L858R+20-INS)。50例初始19del突变患者中30例(60.0%)出现T790M突变,33例21L858R突变患者中11例(33.3%)出现T790M突变,9例混合突变患者中1例(11.1%)出现T790M突变,初始19del突变患者T790M突变阳性率明显高于21L858R及混合突变患者(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初始EGFR-TKI治疗时间<12个月34例(36.9%),T790M突变率为29.4%(10/34),初始EGFR-TKI治疗时间为12~24个月54例(58.7%),T790M突变率为57.4%(31/54),初始EGFR-TKI治疗时间为大于24个月4例(4.4%),T790M突变率为25.0%(1/4)(P=0.026),T790M突变与初始EGFR-TKI治疗时间大于12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M突变与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ECOG评分、脑转移、初始TKI疗效、EGFR-TKI种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方面,T790M突变阳性组患者中位PFS为12.1个月,T790M突变阴性组中位PFS为9.0个月。获得性T790M突变阳性患者的PFS(P<0.001)长于T790M突变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线接受一代和二代EGFR-TKI治疗耐药的肺腺癌患者出现获得性T790M突变与初始突变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和初始TKI治疗时间大于12个月相关,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ECOG评分、脑转移、初始TKI疗效、EGFR-TKI种类均与T790M突变无显著相关性。一线接受一代和二代EGFR-TKI治疗耐药的肺腺癌出现获得性T790M突变的患者的PFS有获益,获得性T790M突变患者可能会有长期生存获益。
其他文献
背景: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由于其组织学类型复杂,缺乏特异性症状和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卵巢癌恶性程度高,极易在盆腹腔扩散转移,大部分患者初次治疗后仍会复发,5年生存率远远低于其他肿瘤患者。OIP5是一个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已有研究发现其在正常组织中呈限制性表达,而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呈广泛表达,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息息相关,为影响某些肿瘤患者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了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在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肺癌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评估了通过血清铁蛋白联合其他肺部肿瘤标志物提高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此外,该研究探讨了血清铁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估了血清铁蛋白预测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纳入的经活检等手段明确病理的肺癌患者,以及同期住院诊断明确的肺良性病变患者。所
目的: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中的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目前国内外关于该病的研究多以病例报道的形式,并且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研究主要对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对该病进行归纳总结,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了解该病,避免漏诊、误诊的出现。方法:本文通过检索
目的:报道11例皮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CENKTL)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11例CENKT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皮损特点、实验室检查、免疫组化结果、诊疗方法
目的:研究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01日--2020年06月01日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既往接受≥2种标准化疗方案病情出现进展后行安罗替尼靶向治疗的64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1.总计入选64名患者,经疗效评价判定,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9.4%),疾病稳定49例(76.5%),疾病进展9例(14.1%),整体
目的:利用TCGA数据库进行ApoM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分析并从在体及离体水平观察ApoM基因的表达水平对肝细胞癌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进而探讨ApoM在肝细胞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ApoM基因在癌与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并从在体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验证;为了探究ApoM表达水平的高低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
目的: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I)、胃蛋白酶原II(Pepsinogen II,PGII)、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I/II Ratio,PGR)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在不同胃粘膜病变的表达水平,探究胃功能与胃癌的相关性,评估“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胃癌的筛查效能,了解皖南地区早期胃癌筛查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本地区胃癌及癌前病变发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白蛋白(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A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化疗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探讨其能否为NSCLC患者的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提供帮助。方法:收
目的:通过检测nectin-3蛋白与MMP-9蛋白在所选取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胰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两种蛋白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理论证据,同时为肿瘤患者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临床病理科电子数据库中检索肝胆外科送检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基本信息,标本均为皖南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癌和单纯性COPD患者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探讨COPD并发肺癌患者解剖部位、病灶位置与肺气肿及肺气肿评分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入住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160例COPD并发肺癌患者以及185例单纯性COP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BMI(体重指数)、肺功能、病理类型、CT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