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m181512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了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在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肺癌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评估了通过血清铁蛋白联合其他肺部肿瘤标志物提高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此外,该研究探讨了血清铁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估了血清铁蛋白预测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纳入的经活检等手段明确病理的肺癌患者,以及同期住院诊断明确的肺良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于入院后行血清铁蛋白及肺部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测,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等临床资料。对于肺癌组患者病理、分期、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收集其化疗前及化疗两个周期后的胸部CT、颅脑MRI及核素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并收检测集其化疗两个周期后血清铁蛋白值。结果:此项研究最终纳入175例病人,其中有126例经病理确认肺癌患者,另有49名肺良性病变患者。数据分析表明肺癌组血清铁蛋白和肺部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肺疾病组。肺癌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与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当血清铁蛋白用于肺癌的诊断时,血清铁蛋白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1。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2.38%和91.84%(P<0.05)。血清铁蛋白结合多种肺部标志物联合诊断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2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05%和87.76%(P<0.05)。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低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组对铂类化学疗法的总缓解率为67.7%(14/21),明显高于高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组的25.7%(9/35)(χ2=9.33,P<0.05)。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肿瘤控制者血清铁蛋白较前下降了25.84ng/ml,肿瘤进展者铁蛋白较前上升了136.05ng/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铁蛋白变化与化疗疗效存在正相关性(其rs值为0.533,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在肺癌患者中异常升高,并且血清铁蛋白可以作为肺癌辅助诊断的有效指标,通过联合其他肺部常用肿瘤标志物将增加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血清铁蛋白可以作为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疗效评估的有效预测指标,并且其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可以作为含铂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判断疾病进展情况的有效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CTLNU)与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半尿路切除术(RLNU)进行对比,探讨CTLNU术式的疗效以及术者舒适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术后证实为上尿路上皮癌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TLNU组和RLNU组。通过统计两组患者信息进行比较,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体重指数(BMI)、病变部位等一般情况以及
目的: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关键枢纽基因,并检测其中的关键基因IFI44L的生物学功能及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从而可能为ESCC的诊治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以期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7351,GSE75241,GSE100942,GSE106185这4组基因芯片,使用batch Normalize程序包对合
背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源发于骨髓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呈全球性分布,在我国中位发病年龄较西方年轻。其主要是由于特征性的BCR-ABL融合致癌基因的形成以及具有强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引起致病。目前首选的治疗药物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临床上取得非常好的疗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其中由于慢性髓细胞治疗药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gankyrin和c-myc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癌蛋白与不同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其在ESCC中发生、发展、转移中的所起的作用,并为ES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收住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放疗科的食管鳞癌(ESCC)患
目的:本研究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征象,探讨超声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为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01月01日-2020年01月01日近5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749例患者,经术前的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一般病历资料(年龄、性别等),重点研究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影像学征象,比较甲状腺良恶性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伴髓外病变(extrame dullary disease,EMD)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影响因素,并分析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8例,其中37例初诊时伴髓外病变(A组),71例为不伴有髓外病变(B组)。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预测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或帮助制定治疗决策的潜力生物标志物,其在治疗和预后方面具有的异质性对于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因此,积极深入研究有关乳腺癌早期发病机制及预后影响因素,寻找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潜在新的治疗靶点已成为当下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公共数据库,旨在寻找可作为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mRNA。方法:利用TCGA和GEO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做差
目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在许多人类癌症中均发生突变,进而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但是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主要研究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PIK3CA基因的H1047R位点发生点突变,HCT116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的分子机制。首先,我们检测在PIK3CA基因突变后的HCT116细胞中,细胞增殖、凋亡等能力的改变,及其同谷氨酰胺代谢的关系。接下来,检测PIK3C
目的:胃印戒细胞癌(Gastric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GSR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GC),它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尚存在争议,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状态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因此,准确预测GSRC患者的LNM状态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预测GSRC患者的LNM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及临床适用性。方
背景: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由于其组织学类型复杂,缺乏特异性症状和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卵巢癌恶性程度高,极易在盆腹腔扩散转移,大部分患者初次治疗后仍会复发,5年生存率远远低于其他肿瘤患者。OIP5是一个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已有研究发现其在正常组织中呈限制性表达,而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呈广泛表达,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息息相关,为影响某些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