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居于学科知识体系的中心地位,具有基础性和迁移应用价值。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至关重要,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但在实践教学中,概念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为提高教学效率,琳琅满目的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应运而生。“5E”教学模式是起源于美国生物学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据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授课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近年来,我国对“5E”教学模式的研究除了生物教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也已经有研究者开始摸索探究。本文尝试将“5E”教学模式与我国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促进学生概念学习,培养其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期望能为一线数学教师应用起源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数学概念教学、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等四个教育学理论,借助教学实验法,参考初中数学知识四大板块分类和实验班教学进度,笔者设计了四个基于“5E”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并评析。基于实践研究得出结论:“5E”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模式,得到师生双方的认可和喜爱;并分析、总结出该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四优势及四局限,如:“5E”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概念学习效率,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元认知等素质培养;但该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还未得到推广,实施存在一定局限性等。综合已积累的研究经验,归纳总结出将“5E”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科目中概念教学的应用原则:(1)按需按适用性,灵活应用性原则;(2)结合学情,学生主体性原则;(3)宁缺毋滥,精致设计原则。并详细阐述应用该模式时,各个环节的具体教学实施策略,如:引入环节如何选择既有趣又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材料,以流畅地过渡到下一环节;探究环节如何避免华而不实,浮于表面的形式探究;解释环节如何落实学生概念的规范化理解;迁移环节如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多重迁移与巩固;评价环节如何结合多形式、多角度等。